7月31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其近日与四川发展、乐山电力、天津津联和SunPower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在四川省开发、拥有和/或出售主要使用高效率(效率不低于24%)低倍聚光光伏技术产品建造的发电厂,目前拟开发建设容量为3GW的高效光伏中心项目,长期开发建设目标超10GW。
与人们此前猜测一致,中环股份曾采取的“内蒙古方式”在四川成功复制。而所谓“内蒙古方式”,即此前中环股份曾与地方政府、SunPower等方面采取合作的方式在内蒙古开发项目。
根据公告,此番中环股份、四川发展、天津津联拟分别出资7.2亿元、7亿元、5.6亿元,合计占新公司注册资本的73.8%;乐山电力拟出资5.8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1.6%;SunPower出资1.2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6%。这其中包括了26.85亿元注册资本,还包括了四川发展和天津津联两个省级投资平台。
复制“内蒙古模式”
早在2012年12月份,中环股份《关于公司拟投资设立华夏聚光(内蒙古)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的议案》获得了董事会审议通过。根据议案,中环股份将出资1.6亿元占华夏聚光40%股份;SunPower出资1亿元,占华夏聚光25%股份;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8000万元,占华夏聚光20%股份;呼和浩特市金桥城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出资6000万元,占华夏聚光15%的股份。
据了解,与上述“内蒙古模式”类似,在此番中环股份于四川的项目中,四川发展是四川政府的投资平台,代表四川政府对项目的支持,在合资公司里的角色定位自然是解决政府的审批流程、路条等需要政府支持的相关事情;天津津联是天津国资委的一个投资平台,代表了“老东家”对中环股份的支持;而乐山电力背后是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其能帮助电站解决并网发电的问题;此外,中环股份和SunPower一如既往地代表“CFZ+C7”的技术提供方,负责解决电站的高效、低成本问题。
“中环股份CFZ技术结合SunPower高效电池+低倍聚光技术(C7)”,据称能将光伏度电成本摊薄至0.4元/度以下。尽管目前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来证实,但其的确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此前,SunPower的光伏电站先后获得了巴菲特、苹果、谷歌等国际巨头的背书。近日,SunPower又获得了HASI公司超过4000万美元的无追索权的债务融资,这也是该公司2014年为SunPower提供的第二次债务融资。HASI公司也曾就此表示,其十分认可SunPower高质量的技术。
中环股份此前也公告,内蒙古合资企业华夏聚光生产制造C7系统接收器的产能已经达到300MW,并且已向SunPower先期采购超过70MW的电池封装片,用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MW光伏电站项目和武川县上秃亥乡100MW光伏电站项目,该两个项目预计在2015年竣工并网发电。
可以肯定,在未来国内光伏电站市场拓展中,中环股份将继续和SunPower合作;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中,中环股份也将获得SunPower及其大股东道达尔的支持。
自有资金+融资平台
在技术、商业模式以外,资金也是中环股份开疆辟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早在今年4月份,中环股份发布“其已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签署《阿坝州太阳能高效光伏发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初步规划太阳能高效光伏电站为3GW”的公告。但彼时,市场最为担忧的便是其资金问题。
记者注意到,区别于“内蒙古模式”,四川合资公司不只是得到了两地地方政府的背书,注册资金更是达到了逾26亿元,远高于内蒙古合资公司的4亿元,这几乎解决了四川电站的启动资金问题。按照业界认可的10元/W的电站成本,20多亿元的自有资金,如果利用财务杠杆(3:7或2:8),可以用来建设800MW以上规模的电站。而按照中环分批建设的计划,其前期建设的电站通过变现又可以支持后续的电站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正着手展开金融租赁及保理业务,决定通过向全资子公司中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增资5亿元,以支持其设立天津中环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和天津中环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某位金融界人士介绍,“融资租赁不仅可将公司获得的银行授信充分运用,更可盘活公司旗下如光伏电站、硅片生产线等存量资产,此外,融资租赁平台亦可借国际贸易,使企业有效利用海外低成本资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环香港在天津市东疆港保税区设立的中环租赁可以视为外资租赁公司,而根据商务部有关规定(融资租赁由商务部监管、金融租赁由银监会监管),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资产一般不得超过净资产总额的10倍。也就是说,中环租赁资本金可获得10倍杠杆,其资金规模最高可达50亿元。”上述金融人士向记者推测,“有此融资渠道,也难怪中环股份近期公告停止公司债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