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堪忧
此前让市场避之不及的光伏行业,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眼中的香饽饽,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行业的回暖态势。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多晶硅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100%;硅片产量18GW,同比增长20%;电池组件产量15.5GW,同比增长34.8%。截至6月底,多晶硅均价同比上涨29.3%,组件均价上涨7.3%。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去年初的7家增至16家,多家骨干电池企业扭亏为盈,部分重点企业实现延续盈利。
同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实施受到业内多方重视,部分落后产能酝酿退出,产业调整趋势明显。部分企业兼并重组意愿日益强烈,推动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上半年,我国前10家组件企业产量全行业占比近60%,前5家多晶硅企业占比超过80%。
“从2013年初开始,政府从补贴到协助推广,对光伏行业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加之落后产能逐渐淘汰,如今行业产值、产品价格都有回暖,可以说行业出现了复苏迹象。”卓创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王晓坤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不过,在她看来,制约该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行业上下游没有疏通,集中式发电发展仍非常缓慢。分布式项目除非自用,否则并网困难很大。此外,国家给予的补贴一直很可观:集中式补贴0.9元至1.0元/千瓦时,分布式补贴0.42元/千瓦时。而光伏产业自身并没有实现明显的成本降低,如果脱离政府补贴,仍然没办法实现盈利。近两年,欧美、日本都减少了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减少幅度达到2/3。从长远看,自主盈利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此,工信部也坦言,地方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光伏应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但受并网政策及商业模式尚不健全、前期市场增长过快致后期需求萎缩等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市场环比下降明显,新增并网光伏装机量约3.3GW,其中分布式约1GW。
“下半年随着国际产业发展变化,特别是四季度冲刺10GW国内装机目标,我国光伏产业可能出现跳跃式增长,形成震荡发展曲线,产业仍将保持深度调整态势。”工信部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