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大约有5亿人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增加一倍。
因此,“为应对城市化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城市正在积极探索提升基础设施效率的有效途径。借助适当的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城市可望变得更环保,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能降低相关成本。”姚建铨还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统筹并举的发展模式。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渗透,人、机、物三元世界的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三化”并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一特征,直接促成了“智慧城市”概念从梦想走进现实。
硕果累累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非常重视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引导和支持。2011年,工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相关部委一起就共同推进智慧浙江城市建设试点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开展智慧交通、港务、物流、电网等领域的试点示范项目。此外,工信部也把扬州作为全国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示范城市,在常州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2011年9月,工信部表示其正在编制的规划中,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超过10个。
智慧城市网主编蔡小钢表示,2012年迎来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波小高潮,这一年是全面落实“十二五”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城市把信息化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纷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6个城市把“智慧城市”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2月,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通知,并印发相关管理办法和指标体系。
2013年,国务院出台政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当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此外,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也联合起草了《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部际协调,推进智慧城市有序发展。
住建部于2013年1月公布包括北京市东城区、江苏省无锡市等90个城市(区、镇)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并在8月份再次公布103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