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充电站运营亏损是正常的、必经的过程。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一定是投入在前,收入在后,盈利在更后面。”孙逢春表示,公共基础设施,一定是先有政府进行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和支持,投资一定是先行,而且一定会有一个回收盈利的周期。
他表示,充电基础设施项目有两个盈利平衡点——规模平衡点和时间平衡点,当下电动汽车的规模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充电站建成时间也并不长。
对此,姜久春建议,基础设施建设应着眼于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和运营模式,要有科学的研究为基础,只有两者互相适应,才能够实现充电系统的盈利。
充电站的“烦恼”多多
不过,不少专家提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只是解开电动汽车推广“死结”的其中一只手。充电站数量的增多,并没有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的问题,除了盈利问题外,充电站还面临着诸多“烦恼”。
插上后不能充电,是被诸多电动汽车车主诟病的首要问题。作为电动车标委会委员,王震坡对这些问题颇有体悟:“现在,充电接口的物理标准已经统一,但除了物理接口以外,还存在不同厂商对充电接口通讯协议理解不一致的问题。”
此外,充电站还存在管理问题。王震坡告诉记者,对于企业建的充电机,理论上是应该免费开放的,但是在人为管理时,经常出现“行不通”的情况,“比方说,买个上汽的车,到北汽的4S店应该也是可以充电的,但是对方可能会以充电机损坏等理由拒绝为用户充电”。
不仅如此,充电站在技术可靠性和设备维护保养上也存在问题。“充电设备的技术状态没有达到100%的稳定,有些充电桩建起来但后续的维护没有跟上,充电桩搁在那里好久了一直没人用,想用却发现用不了。”王震坡说。
对于这些问题,王震坡建议,从制定标准的角度来说,要根据出现的对接问题,对标准进行修订,从技术手段上对问题进行解决;标准问题的解决也会帮助企业统一理解和认知;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大家对充电设施运营积极性的提高,管理服务问题也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