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慢是关键
去年3月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国家队,实际上不再肩负全国建设充电站的任务,其任务范围只限于城市间道路网络范畴。
而社会资本充电站和充电设施数还难以统计,目前为止并没有最近一年的全国充电设施建设数据。充电设施建设业内人士证实,相对于2014年以前,过去一年全国充电站数量的增长在减慢。
现在,涉足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的社会资本较多,比较有名气的除了车企外,还有包括上海赛特康、充电网科技、普天、奥特迅等,一些外资公司也开始涉足,比如来自硅谷的富电科技。
但充电桩建设普遍规模不大,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可谓杯水车薪。据相关数据显示,其中充电网科技目前有65个充电站、1229个目的地充电桩;赛特康计划今年完成100座充电站,但截至目前只完成了14座。
“协调好了开工建设就快了,所以下半年速度会加快,今年我们一定能完成100座的建设。”庞雷认为预期还是很乐观,运作模式也越来越清晰。
地方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不确定仍是最大困难,其中细则迟迟不落地,也导致了进军企业驻足观望。比如充电设施补贴政策,很多地方只出文件,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没有落实。“北京是做得最好的,有一些补贴,其他城市基本上没有。”一家不愿具名的充电设施建设企业负责人说。
因为充电设施商业化运作盈利时间仍很漫长,国家补贴建设被认为是超前建设的最大推动因素。“一是政策细则没落地;二是即使政策落地,还有相当长的建设期,充电设施只有建成验收后才能拿到补贴,布局充电设施建设资金压力非常大,同时大规模建设的可能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