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利用阳光的新技术,太阳能热发电尚未为大众所熟知。但是在业内,太阳能热发电的确已经相当“热”了。
11月19日,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工程应用技术论坛”上,记者获悉全球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已逾500万千瓦。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具备大规模建设太阳能热发电工程的技术、资源条件,但由于涉足较晚,市场尚处于刚刚启动的状态。
“预计‘十三五’国内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可达1000万千瓦。”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孙锐在论坛上表示。
太阳能热发电可替代主力机组
太阳能热发电的原理是利用太阳的直接辐射,采用聚光技术将太阳光聚焦在吸热器上,加热吸热器中的传热介质,通过高温的传热介质在蒸发器和过热器中使水转变为高温、高压蒸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
“通过配置储热系统,太阳能热发电站能够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完全可以作为电力系统的主力机组。”孙锐告诉记者,稳定的电力输出和良好的调节性能,决定了太阳能热发电适用于建设大规模的发电基地,并可调节风电等其他间歇式电源出力波动造成的功率不平衡,促进可 再生能源发电的稳定外送。
据孙锐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球已投运的120个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55.1万千瓦(见图)。“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500万千瓦。”孙锐说。
但是,相较于国外相当成熟的发展,国内太阳能热发电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装机仅在数万千瓦范畴,远未形成规模。
今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简称《通知》),为我国鼓励发展太阳能热发电、实现“弯道超车”定下基调。
“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可达90%以上,再加上太阳能直接辐射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大规模建设太阳能热发电工程的实力。”孙锐表示。
中控德令哈电站核心装备全部国产化
由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公司(简称“中控”)投资建设的青海德令哈5万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是我国第一座并网发电并获批上网电价的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站,身负的标杆意义不言自明。
据论坛上发表演讲的中控工程师宓宵凌介绍,中控德令哈项目具备6小时储热能力,于2013年7月并网发电,2014年9月获批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2元。 “我们采用的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要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宓宵凌说,比如定日镜、镜场控制系统、全厂DCS等都是中控自己研发的,吸热器、蓄热器是杭锅集团生产,汽轮机由杭汽股份制造。其中,“聚光系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定日镜成本水平国际领先”。
同时,中控德令哈电站遇到的一些困难,也是未来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大规模建设后将会面对的共性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太阳能直接辐射资源集中在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建设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环境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