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锂电池EP电力展丝绸之路光伏中天科技EP展电力峰会北京充电设备展创新电力峰会广州充电桩展

光伏组件“期中考”:老兵加固护城河,通威面临高门槛

2022-0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5 0
核心提示:组件市场的老牌玩家正在蓄势待发,加固自身的护城河。  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低价入局光伏组件环节的当天,其余组
组件市场的老牌玩家正在蓄势待发,加固自身的护城河。
  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低价入局光伏组件环节的当天,其余组件龙头一片飘绿,唯有通威股份翻红。通威股份紧接着继续在舆论场发力,“要么不做,要做就是行业前三,争取第一。”
  而组件行家们的隔空喊话刀锋却微微向内收敛。
  “光伏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新组件厂商进入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过去接近20年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是经常出现的。很多资本要进到组件环节或者是上下游恰恰说明这个行业是好的,而且发展快。”晶澳科技(002459)(002459.SZ)在近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不过,无论是一票组件老牌玩家齐刷刷甩出募资扩产计划,还是重回出货量之首的晶科能源(688223.SH)向新特能源(1799.HK)下单33.6万吨多晶硅料,无一不证明——下半年的厮杀才刚刚开始。
  组件江湖并不平静
  今年上半年,组件厂商有点难。
  上游环节高昂的价格挤压下游利润,海外市场的贸易摩擦等多种因素对 企业的组件出货量规模造成了困扰,贸易壁垒、关税搅拌、专利诉讼等“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
  好在,整体需求依然坚挺,海外出口量高增。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组件出口量共计78.6GW,同比增长74.3%。内忧与外扰之下,各家的净利润依旧保持正向增长。
微信截图_20220830084442
  组件江湖的波澜从未平息。
  随着晶科能源中报出炉,组件第一梯队的“期中考卷”全部交卷,组件厂商的排名再次改写。
  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重拾第一,一季度组件出货受阻的隆基绿能(601012)(601012.SH)追赶上来,与排名第二的天合光能(688599.SH)不相上下。前三名出货量均超18GW。晶澳科技、阿特斯太阳能(CSIQ.O)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出货量为15.67GW和8.69GW。
  隆基绿能在一季度因上游价格高昂“战略性”地减少了出货量来维持利润的稳定,而到第二季度奋力追赶完成超车。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在业绩电话会上也坦言毛利率下降,其作出的解释是,“今年业绩受到的最大伤害是组件,由于该环节是期货业务,实际签单都是半年前和一年前的。”
  李振国还表示,今年如果外购电池片再出货肯定是不赚钱的,所以今年出货量就这么多了,电池片是短板。
  不过,隆基绿能仍维持了全年50至60GW的出货量目标。
  受益于海外需求的高增,海外市场也是今年上半年组件大厂集中发力的方向。
  晶科能源上半年的组件出货目的地情况显示,欧洲市场占比最高,中国、亚太和新兴市场区域均有较高贡献。在欧洲市场,其N型Tiger Neo系列组件产品实现了大量签单和较高溢价水平。
  晶澳科技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境外营业收入达191.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7%。同期,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达15.67GW(含自用108MW)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外组件出货量占比约67%,分销组件出货量占比约39%。
  天合光能则继续专注于大尺寸组件的出货,其组件业务上半年的出货量为18.05GW,创半年度出货量新高。其中,天合光能210组件占全行业210组件总出货约50%,市场份额整体维持上升趋势。
  一体化仅是门槛
  对于追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通威股份而言,如何跻身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的组件市场,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信建投(601066)的研报认为,通威股份首获光伏组件大单,有望通过价格优势抢占业内二三线企业的市场份额。叠加硅料产能的释放及技术提升,或将带动光伏组件价格下行。同时,由于光伏组件成本占电站投资近半,组件价格下行有望提升光伏电站与BIPV投建需求,并提升项目运营的IRR(内部收益率)。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通威股份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环环相扣。除了在多晶硅和电池片环节的产能与产量具备实力,其还与硅片“新秀”双良节能(600481)(600481.SH)在还原炉、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上互为采购买方,在产销上有所保障。
  这也意味着,通威股份将受益于其自有的多晶硅、电池片产能和硅片供应,在组件产品的价格控制上具有主动性。
  就技术路线而言,通威股份在TOPCon电池的布局即将放量,“为满足下游客户对新一代电池产品的需求,公司规划新增建设8.5GWTOPCon电池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该公司表示。
  不过,针对未来硅料价格下降对一体化组件厂商盈利能力的影响,业内议论纷纷。
  晶科能源的管理层在最近的一场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硅料价格下降对一体化组件的盈利影响非常复杂。该公司认为,一体化企业会有优势,自身也有能力凭借全球品牌渠道以及N型先进产品出货提升保障盈利水平。
  不过,在多晶硅产能放量,价格摇摇欲坠之下,一体化厂商优势的优势如何体现还需验证。但可以看见的是,组件市场的老牌玩家正在蓄势待发,加固自身的护城河。
  晶科能源表示,目前公司在各主流市场都有大量的储备项目,将适当提高国内市场占比。基于今年的产能布局,公司明年出货增长幅度将大于市场容量的提升比例。
  该公司的底气是,在N型组件的布局已成气候,TOPCon组件的产能开始逐具规模。目前,晶科能源已有16GW的TOPCon组件产能,一体化成本持续下降。而下半年合肥二期8GW、尖山二期11GW已在建设中,TOPCon转换效率目标还将提高。
  晶科能源预计,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预计分别达到60GW、55GW、65GW,且有信心实现全年35至40GW出货目标。
  晶科能源方面还在近日更新了可转债的发行预案,计划募资100亿元,用于年产11GW电池产线、20GW拉棒切方项目一阶段10GW工程建设项目等。
  天合光能目前也在推进可转债发行工作,计划募集资金88.9亿元,该事项已获上交所受理。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从而得以自建一定比例的上游产能,促进N型技术路线的提升和整体推广。
  8月25日,晶澳科技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00亿元,用于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晶澳科技称,按照公司未来产能规划,2022年底规划组件产能超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会继续保持组件产能的80%左右。在建和规划产能明年将陆续投产达产,预计到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超过75GW,硅片和电池产能相应增加。
  不过,由于组件销售面向C端,在渠道和供应链等具有一定准入门槛。正如通威股份在投资者会议上所言,“分布式与海外TO C属性明显,短期不能说仅有成本优势就能建进去,品牌的搭建可能是未来组件环节一个主要挑战。”
反对0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评论0
更多> 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付款方式| 联系方式|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网站留言| RSS订阅| 违规举报| 京ICP备1104177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