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在开幕演讲中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转型是全球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一是新能源利用规模快速增长。过去十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增长了12倍左右,现已分别达到3.48亿千瓦、3.59亿千瓦,占全球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消费比例持续提升,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1.8%,对能源结构优化的贡献逐步显现。
二是新能源产业链世界领先,技术加快迭代。中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产业链,现有7家风电整机制造
企业位列全球前十,光伏产业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产量。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低风速、抗台风、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风机技术居世界前列,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是新能源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充分发挥自身新能源发展经验与产业优势,积极巩固和拓展与各国绿色发展战略对接,建成了越南嘉莱300兆瓦风电项目、泰国猜也蓬107.5兆瓦风电项目等一批绿色能源合作项目,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同时,近两年来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这进一步凸显了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重要性。
在生产方面,优化发展方式,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在“三北”地区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在消费方面,促进存储消纳,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调节能力,强化电网基础设施支撑,加强可再生能源终端直接利用,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
在技术方面,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攻关力度,补齐技术装备短板,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供应链弹性韧性,持续巩固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体制方面,健全体制机制,市场化发展可再生能源。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健全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同时,要继续发挥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为新能源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