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新型储能,身边的能源“搬运工”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2023-03-29
来源:中工网
浏览: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3》,预计“十四五”末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万千瓦。截至2022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约为1270万千瓦,这意味着三年内这一规模将增长约4倍。

  大家对风能、太阳能、氢燃料等新能源早就耳熟能详,我国风电、光伏的装机总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那什么是“新型储能”呢?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它?这一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有哪些意义?

  能量的“搬运工”,这是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陈海生给出的生动比喻。“新型储能”指的是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储电和储热。其中储电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可以将低质低值的电能通过存储后转化为高质高值的电能释放出来,是实现“绿色电力”从发电到应用的重要环节。


△新型储能如同大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起到了“调节器”与“安全阀”的作用。

  听起来“高大上”的新型储能建设其实很“接地气”。比如,中国铁塔打造的分布式锂电储能系统已在全国280多个城市部署换电网点,每天为90万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提供超200万次换电服务。上海市快递员老陈在申请铁塔换电业务后算过一笔经济账——因为省下到处找充电场所的时间,每天可以多跑二三十单,收入至少增加一两百元。

  民生数字的背后,跳动的是产业发展的数字。“十四五”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将呈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的发展新特征。如何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促进新能源的高水平消纳?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产业化部部长纪律告诉《热评》评论员,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去承担“十四五”期间电力系统中一部分重要调节功能。

  陈海生指出,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环境影响小、选址要求低,适于在短期内快速增加规模。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让老百姓稳定用上绿电,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23年开年,储能行业已经迎来新一轮扩产高峰。广东省提出打造国家级新型储能产品进出口物流中心,内蒙古成功试运行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

  新型储能规模快速增长、项目持续落地的背后,是政策、产业、市场的同频共振。近两年来,我国发布了推动新型储能领域发展的系列政策,明确了新型储能独立主体的市场地位,营造了良好的“势”。各地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开展国家级和省级试点示范,锂离子电池储能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释放出澎湃的“力”。这些都使得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市场“风口”,去年以来至少有20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新型储能。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正处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过渡阶段。陈海生认为,新型储能要实现大规模发展,必须进一步攻克技术难关、降低单位成本。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成本上做“减法”的同时在规模上做“加法”,尽快形成标准规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新型储能作为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必要支撑,是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具有发展优势的“新高地”。(中工网 记者:王宝珠)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