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天能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7.48亿元,同比上涨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5亿元,同比上涨20.77%。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358.32亿元,同比增长10.67%,净资产规模为154.21亿元,同比增长12.77%。
铅蓄电池业务是天能股份的传统业务和发展后盾,是天能股份的第一大营收来源,报告期内,该项业务实现营收444.07亿元,同比增长18.75%,其中铅炭电池业务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114.76%。
回购股份传递发展信心
今年来,在天能股份董事长张天任的提议下,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方案公告,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1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1.82元/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天能股份方面表示,此次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并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门关键词,全国人大代表、天能股份董事长张天任表示,新兴产业需要形成新质生产力,传统产业对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当前背景下,传统产业需要通过转型升级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张天任看来,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企业优化绿色结构转型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引入、应用新质生产力。他表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我国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指引。”
在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针对天能股份的发展,张天任表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天能的路径是“实业+资本+科技”三轮驱动,“数智化、平台化、国际化”三化联动,这6个关键打法,共同构成天能的新发展格局。
张天任指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需要紧紧扭住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对于公司发展,他认为以下几点不可或缺:一是要持续加强研发投入,锻强研发体系,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新能源事业,不断提升人才的素质和水平;三是打通研发、营销、制造、服务、回收、物流的全价值链,实现从资源到商品,商品再到资源的产业闭环,助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天能股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共投入研发费用17.9亿元,同比增长17.3%。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获得339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24项,共计14项专利荣获国家级、省级专利奖项,其中9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同时,公司注重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的研发工作。在人才引进方面,天能股份全年外引领军人才13人,引入各单位班子成员和技术骨干174人,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双核发力
天能股份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领军企业,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在过去30多年里深耕电池行业,现已实现铅蓄电池和锂电池协同发展,并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赛道,构建了“铅锂氢钠”并举的多技术路线,形成了“动力电池+储能系统”双核发力的格局。
作为全球铅蓄电池龙头企业,天能股份在国内电动轻型车铅蓄动力电池的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5%。鉴于铅蓄电池在性价比和安全性方面的优越性显著,未来铅蓄电池在电动轻型车市场仍将处于主导地位。
在主业铅蓄电池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天能股份在新一轮战略升级规划中已将储能业务立为核心战略之一,致力成为领先的储能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在储能领域,天能股份主要提供“铅炭+锂电”双重技术路线解决方案,满足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成功打造了大唐鲁北储能项目、“和平共储”综合智慧能源共享储能项目、南方电网城北站储能项目、湖州长兴金陵变储能项目、江苏沭阳储能项目等多项优质项目。其中,“和平共储”综合智慧能源共享储能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铅炭储能电厂,具备安全指数高、设备寿命长、经济性好、建设周期短、资源整合能力强等五大显著特点。
今年2月,天能股份宣布子公司浙江天能储能有限公司拟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绿色生态清洁生产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设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新能源共享储能电站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
天能股份表示,此次对外投资能够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增强公司在储能领域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储能业务竞争力,为公司提质增效提供增长点。
海通证券认为,我国储能市场发展稳中向好,新型储能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各省份对新型储能的项目并网及市场机制提出的相关政策愈发完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有望促进储能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储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