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监控中心,现场准备就绪,可以起飞!”4月12日,国网襄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输电运检班邵强一键按下开关,一架无人机缓缓起飞,开始对110千伏翁天一回线路进行自主智能化巡视。
这样的场景,在国网湖北电力屡见不鲜。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AI技术方兴未艾。今年以来,国网湖北电力注重激活科技创新这个动力源泉,利用数字化转型契机,充分利用AI技术赋能电网发展,让电网运维更加“聪明”、高效。
无人机智能巡检助力质效双升
国网湖北电力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无人机航迹规划和缺陷自主识别模块,构建“立体巡检+集中监控”变电运检新模式,让AI“数字大脑”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作业规模化应用,巡检效率和精细度双双大幅提升。
据介绍,该公司的无人机能按照规划航线自动执行巡检作业任务,在完成巡查任务后还能自动返回无人机机巢充电并进行设备自检,为下次任务执行做好准备。依托挂载高清晰广角相机、混合变焦相机及红外相机,无人机在开展精细化巡视检测的过程中能够按照预定飞行航线对设备进行精准到厘米级别的高清摄像,并将巡视画面和采集到的设备设施数据实时回传到无人机管控平台。平台上,工作人员可以看到无人机发送的巡检全景,对无人机获取的数据信息和图像内容进行AI识别,进一步提升巡检精确度。
无人值守、自动起降、智能作业……这一系列的“新花样”让无人机飞出智能化新高度,真正实现“机器代人”,电网智能巡检之路更加安全、高效。
“AI技术让巡检效率比以往提升了4倍,无人机巡检的范围也扩大到了之前的2倍,AI技术让无人机智能巡检更方便,保障各类设备安全运行,”邵强说。
智慧工地确保绿色又安全
电网建设现场用上AI技术,就好比装上了“千里眼”,现场施工更安全。
4月10日,在鄂州官塘220千伏新建变电站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吴斌登录智慧工地平台,轻点设备终端,项目建设的各类数据和进展情况便清晰地出现在终端屏幕上。施工人员排队“刷脸”进入工地后,所有作业行为都将被实时监测并及时告警,一旦工地上的噪音和扬尘超出既定标准,AI视频自动监控和自动处理系统便开始作业。国网湖北电力通过打造“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智慧工地平台,让人工智能赋能电网工程建设,打造绿色、安全、高效的智慧工地。
“电网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现场人员多,以往工程管理往往难以实现精准、全面覆盖。智慧工地平台利用AI技术,能够在视频端、手机端实时监测工地施工情况,还支持监控回放。现在连施工人员是否在工地上抽烟、是否佩戴安全帽等行为都能精准实现自动抓拍,施工现场管理更加高效。”项目经理吴斌介绍道。
智慧工地平台利用AI技术,通过室外环境监测设备、环境监测设备和智能水表等设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噪音、扬尘、空气粒子等情况,将各类污染降到最低,达到绿色建造的目的。相比传统的电网建设现场,智慧工地平台无需人工监测就能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可减少施工现场各类违章行为的产生,提高施工安全性,实现电网建设“安全、绿色、智能、高效”的精细化管理。
供应链“智慧中枢”实现高效调配
AI技术不仅能够赋能电网建设,还能站在全供应链视角解决业务协同的工作痛点,成为物资管理工作的“智慧中枢”。
4月2日,国网湖北物资(招标)公司供应链运营中心员工吴小含打开电脑上的供应链中心系统,登录个人工作台。屏幕上,各地市供电公司的物资库存情况用不同颜色的图表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来。吴小含轻点鼠标,迅速对地市发出预警和督办问题。供应链运营中心是国网湖北电力利用AI技术打造的物资供应链智慧运营系统,通过构建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供应链协同、运营监督五大业务板块,实现运营分析决策、资源优化配置、风险监控预警、数据资产应用、应急调配指挥五大功能。
“以往问题督办要多方联络跟进,常有逾期的情况发生。现在供应链运营中心对全链工作流程实时跟踪,按照时间节点发送预警和督办,还能一键生成数据报告,以往7个工作日才能做完的工作现在只要2天!”吴小含介绍道。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供应链运营中心能够实时跟踪供应链管理项目的相关工作流程,同时,通过建立“项目预警、项目督办、反馈消缺”闭环体系,让异常风险点“无处藏身”,提升指标监控和突出问题的监督能力。
在湖北电网今年抗击两轮冰雪灾害的过程中,各地需要调配应急物资的需求不断增多,AI技术让供应链运营中心成为湖北打赢抗冰雪保供电战役的“幕后英雄”。“无论是水泥电杆还是不同型号的发电机,AI都能够从海量大数据中精准寻源并实时收集统计的受灾情况和需求,迅速梳理现有实物库存并锁定供应商库存资源。我们分秒必争,确保抢修物资第一时间调拨到位。”国网湖北物资(招标)公司供应链运营中心主任吴锋艳介绍道。在AI这个“智慧中枢”的帮助下,供应链运营中心通过不间断的3656次车次运输,完成大批量物资调拨,满足抗冰保电物资供应需求。
来源:极目新闻 记者 曹磊 通讯员 王宁 金雅杰 龙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