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系统可远程在线核查保护功能压板、装置定值等关键信息。秋检期间,我们通过该系统检查了全省5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定值,通过技术监督提升秋检质效。”11月25日,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李玉敦介绍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核查系统应用情况。
近年来电网发展迅速,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设密集,输送容量逐步增大,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对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二次系统的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从2018年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面开展电网二次系统重要设备专项技术监督工作,开展现场“排雷”行动,排查整治设备隐患9.2万余项,提升二次系统可靠运行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创新手段 高效开展技术监督
为保证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等设备质量,确保电网故障的可靠切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持续健全管控体系、创新技术手段、夯实监督过程,守住大电网安全运行防线。
从生产源头确保设备质量是技术监督的起点。2020年3月,张北至雄安新区的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进入可控高抗控制保护系统出厂试验阶段。“我们制订了112条针对性监督要点,严格监督工程保护装置生产、试验过程的每个环节和关键节点,确保工程如期建成。”中国电科院继电保护研究所所长梁英说。
把好设备入网关,防止带病投入运行,始终是技术监督的工作重点。10月4日,如东海上风电柔直送出工程调试启动,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人苏大威介绍:“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是工程的‘神经中枢’,技术监督人员从工程早期便介入,全过程参与出厂验收、联调试验等重要环节,保障海上风电直流系统可靠运行。”
常态化开展运行环节的试验验证和隐患排查,可有效保障设备健康运行。国调中心每年定期组织稳控系统传动试验,持续开展重要稳控系统拷机校核测试,实现稳控系统全回路、全方位诊断。国网重庆电力在实验室内复刻所辖稳控系统,国网上海电力研发直流控制保护软件智能校核系统,国网浙江电力构建直流控制保护全景式仿真测试环境,国网山西电力编制继电保护风险防控“两册两库”并开展交叉式检查,深入排查二次设备隐患,管控现场运行风险。
严格把关 提升二次设备可靠性
二次自动化系统是实现自动监视、控制、测量与协调的综合性系统,面对系统中设备种类多、数量大、技术复杂等特点,国调中心持续开展技术监督,严格把关设备检测和现场调试。
自6月份起,国调中心组织中国电科院开展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检测。截至10月底,该中心共完成13家研发单位的146个应用软件的检测,通过系统整改与迭代测试,提升了系统质量,支撑公司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试点建设。
6月28日,1000千伏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进入监控系统联调验收阶段。中国电科院集中优质资源和专家团队,现场开展联调验收。7月12日,该院完成了200余台设备检测、165个项目的验收工作。技术监督团队共发现多处产品问题,并监督设备制造商完成产品性能改进。
近年来,国调中心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统一了二次自动化系统外观接口、信息模型、通信服务和监控图形,规范了参数配置、功能要求、版本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升设备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组织中国电科院开展技术监督专项检测、现场抽检,发现并解决大量软硬件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多措并举 降低电力通信网风险
电力骨干通信网服务于电网安全生产,是电力系统中的第二张实体网络。“电力骨干通信网对电网安全至关重要,定期开展‘体检’十分必要,隐患排查治理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国调中心通信处运行专责王宁介绍。
传统通信网风险防控多聚焦于单点局部情况,难以有效应对全局性、系统性故障抵御和事前防御。近年来,高科技监控手段的应用提升了通信网风险防御能力。
河南电力信通公司运行专责邵奇说:“我们将开发的基于光纤传感的光缆防外力破坏事前预警监测装置部署在郑州城区地铁、道路施工等高风险路段,对总长30千米的光缆开展不间断监测,通过光纤传感装置识别光缆外力破坏源,实现了事前防御。”
公司系统各省级电力公司也在不断创新应用新技术。国网山东电力应用无人机对1200千米长的全介质自承式光缆自主巡检,使光缆巡检效率提升80%以上;国网浙江电力借助光缆识别仪排查识别光缆隐患,使隐患平均确认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5分钟;国网福建电力自主研发了“光通信设备自动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系统,使光通信设备检测效率提高了60%。
公司将持续拓展继电保护、自动化及通信专业技术监督的广度与深度,探索和丰富技术监督手段,提升隐患整改效率,增强技术监督能力,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