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网人物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王磊:汗水洒在戈壁滩线路运维现场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2022-06-13
来源:国家电网报

  ◆人物简介:

  王磊,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酒泉输电运检中心瓜州运检站技术员,曾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今年4月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人物心语:

  只要用心去干,就一定能做好每一项工作。

  6月3日,在±1100千伏吉泉线1237号铁塔下,王磊和同事利用无人机和红外测温仪对铁塔本体、金具和附属设施等开展隐患排查及红外测温。做好线路巡检是王磊的日常工作之一。

  今年28岁的王磊是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酒泉输电运检中心瓜州运检站技术员。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从事过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输电线路运维等工作。他不断磨炼自身专业技能,逐步成长为甘肃送变电公司运维专业的青年业务骨干。

参与重点工程建设提前完成架线任务

  2019年7月,王磊大学毕业后来到甘肃送变电公司工作,成为该公司输电施工一分公司的一名线路架设工。当年3月,甘肃送变电公司输电施工一分公司开始承担750千伏河西电网加强工程(甘3标段)的建设任务。王磊刚入职便参与到了此项工程的建设当中。

  为了尽快掌握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要领,在750千伏河西电网加强工程(甘3标段)建设现场,王磊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向项目部里的老师傅请教,并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知识点。不到3个月,他就熟练掌握了该工程部分分项工程的施工流程及工艺要点。

  2019年12月,750千伏河西电网加强工程(甘3标段)竣工。当时,甘肃送变电公司输电施工一分公司承担的又一项重点工程——±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1标段)进入建设高峰期。根据单位安排,王磊来到青豫直流工程(甘1标段)导线架设班工作,成为班里的技术员。

  青豫直流工程(甘1标段)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有效施工周期短。在完成该工程第一档导线架设工作后,王磊所在的导线架设班接到了要在2020年春节假期前完成第二档导线架设的任务。当时离春节假期还有1个月时间,为了按期完成任务,王磊和同事调整专项施工方案,连续一周在积雪厚度达半米的复杂地段开展现场勘查,深入了解每基铁塔的施工作业环境和不利因素。完善好专项施工方案后,他们又通过增加牵张设备和牵引绳数量来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施工安全。2020年1月20日,青豫直流工程(甘1标段)第二档导线架设任务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

参加技能比武练就过硬本领

  2020年4月,因工作需要,王磊来到甘肃送变电公司酒泉输电运检中心瓜州运检站担任技术员。瓜州运检站主要承担2条特高压输电线路、7条750千伏输电线路、21条330千伏输电线路的运维工作。

  由于缺乏输电运检专业相关知识,王磊从零学起,白天跟着班里有经验的师傅去巡线,晚上回到宿舍看书学习。每当遇到疑难问题,他总是反复琢磨,努力找到解决办法。两个月后,他的专业技能水平稳步提升。

  2020年6月,甘肃送变电公司选拔2020年甘肃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第一届应急技能竞赛参赛选手。经过层层考核,12名员工成为备选参赛选手,开始参加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选拔训练。王磊是其中之一。训练期间,体力跟不上、攀爬绳索要领掌握不到位等问题让王磊一度陷入困境。为此,他加大训练强度,并在训练中仔细琢磨攀爬绳索的技巧。最终,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他与5名同事一起代表甘肃送变电公司参赛。

  2020年7月28日,2020年甘肃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暨国网甘肃电力第一届应急技能竞赛在兰州举行。王磊顺利完成2千米负重越野障碍跑、高空救援、现场紧急救护、理论考试4个比赛项目,获得个人三等奖,并被评为“甘肃省技术标兵”。

带头利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2021年年中,国网甘肃电力在该公司原有的移动巡检系统基础上,建设了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计划结合特高压密集通道、智慧化线路两大管理模块,整合既有的和新装的在线监测装置、感知设备,实现输电线路的精益化运维管控。根据安排,甘肃电网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装置整合和新装工作由甘肃送变电公司承担。王磊作为该公司酒泉输电运检中心瓜州运检站技术员也参与到了此项工作中。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王磊联合同事加装、调试各类在线监测装置68套,并为2786基铁塔更换了智能远距离电力标识塔号牌。截至目前,瓜州运检站已将该站负责运维的29条输电线路顺利接入国网甘肃电力输电全景智慧管控平台。

  如今,新技术和新工法已成为提升输电线路运维检修质效的重要手段。在瓜州运检站负责的两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工作中,王磊带头实践了无人机验电、无人机辅助挂设接地线等作业工法。受不同塔型、不同环境的影响,王磊和同事利用无人机辅助挂设接地线时存在视野偏差大、负重无人机无法穿越地线等问题。大家通过一次又一次现场试飞,反复校核数据,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终于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实际工况的无人机辅助挂设接地线作业工法。(李海峰)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