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网人物

成龙华:扎根山区30余年背后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2023-01-28
浏览:

  成龙华,广东电网公司清远连州供电局星子供电所营业班班员,2018年获评“中国好人”。他1983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农村供电学徒工,1988年进入潭岭供电所,30余年来一直守护着潭岭乡村光明。


寒潮时,成龙华顶着严寒冰雪开展乡间配网线路巡查。 夏禹 摄

  “潭岭的工作条件很艰苦,如果我调走了,我怕找不到合适留守的人。我舍不得这里的山山水水,群众离不开我。”

  初见成龙华,时值海拔1000多米的潭岭遭遇寒潮,我们寻访了多个抢修点,终于在一个故障点等到了他。

  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老电工,守护营业点30余载,保障5000多名村民用电。这位即将退休的老电工就像眼前的潭岭,需要等到冰雪融化了,方能层层露出他的深邃和宏伟。

生于斯长于斯

  潭岭位于广东省连州市东北部的大东山,该山东北面与湖南莽山相连,属莽山山脉西南支系。潭岭最广为人知的是浮山之中的潭岭水库,由于潭岭海拔高,又称潭岭天湖,它是珠江水系北江的源头,绿色湖水藏在浮山之间,湖心则遍布小岛。

  潭岭村委坐落于潭岭海拔630多米的半山腰,一边环抱在青翠的山峦间,一边是向它敞开宽广胸怀的潭岭天湖,村头则是绕村而走的天湖溪流。驱车从大路边镇前往潭岭村,14公里山路呈S形盘旋而上,每隔几百米即有一个转弯。

  1965年9月,位于潭岭水库的潭岭水电站动工。恰是这时,成龙华在这里的一个小山村呱呱坠地。因为库区移民,父辈带着全家老小,在潭岭一带多个村子和临时移民安置区辗转,“搬来搬去,都舍不得搬离潭岭。”童年的生活,加深了成龙华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感情。

  1988年初,22岁的成龙华考入了当时的潭岭供电所,开始在潭岭当电工,抄表、收费、抢修,每个月得进山多次。

  “花了半年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1988年底,成龙华用这辆自行车到隔壁村接回来新娘子谢勤妹。“都说车是给我买的,但都是他在骑去干活。”谢勤妹说着话,一脸的幸福,还是忘不了“环着他的腰,坐在自行车后面”的那份踏实。

  时间,在不紧不慢中流淌。1997年,为了方便联系,成龙华家里拉上来电话机。村民找他方便了,他也更忙了。

  潭岭村有36个自然村,零星分布。当时的路难走,“抬头一山又一山,低头深深不见底。”碰到好的村子,骑着车子就能到;碰到骑车都走不了的山路,就得一边开路一边爬山。到了雨季,还得担心路的上方大大小小的滚石,伴随着雨水山涧,不断弹射下来,而路的下方,是嶙峋悬崖、万丈深渊。

  谢勤妹说,“那时候解放鞋那么结实,一年却总要穿坏两三双。巡线回来,一脱鞋都是水泡。”

  不仅路难走,还要面临蛇和马蜂的考验。柴刀和竹竿是成龙华上山时的必备物品,“上山碰到蛇是常事,特别是春天。”

  “成龙华大我10岁,是个实实在在的老大哥,这个人真的很好。”川桥水村村民刘孟胜说,“不止是我,潭岭人都这么觉得。”早些年,不少村子用的是小水电,按理来说并不属于成龙华的“业务范畴”,不过,他都理了也都管了。“找到我了,去就去了。”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这是成龙华的自豪和骄傲。

  不管是新庙子岭台区,还是黄沙塘台区,深山潭岭的住户不但少,还向老少两极分化。“山里留不住年轻人,都剩下些老人、小孩儿,我们除了平时巡线外,还兼职帮忙修电器。”成龙华得意地笑道,我可是村里头“抢手”的电器维修员,“现在,电视信号没有了也找我。”

  “像我们村就是在湖心岛上,要划船才能到。很多年轻人出去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小孩。”神冲村村民邓井华说,村里有两位孤寡老人,“成龙华常去看他们,有二三十年了,每次都带东西过去,猪肉、面条、牙膏、洗发水都有。”记者提出想联系一下这两位老人,成龙华摆手,“他们年纪也七八十岁了,不要打扰他们了。”于微小处流露的善意,方见真性情。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2000年,手头宽裕的成龙华买了一辆摩托车,过了两年,还添置了一台BB机。

  便利有了,幸福的烦恼也随之增加。“龙华,我家里没电了?”“成老弟,我们村怎么还没有来电呀?”以前村民电话只能打到所里,后来都是打到家里。

  36条村庄,多的上百户,少的只有十几户。30多年来,一次次险象环生的经历,让他们记忆深刻。

  那是201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凌晨两点多,一阵电话铃声把他从梦中吵醒,神冲村村民反映家里断电了,需要他前去帮忙。他二话没说,带着一丝朦胧的睡意匆忙赶出门去。

  “谁曾想,手电筒在深沉的雨幕中根本不起作用,离开湖岸没多远我就失去了方位感。”成龙华说,“我小心翼翼地驾着小船在波涛涌动的天湖里摸索前行,平时半个小时的船程,那次花了一个多小时,现在想来都后怕。”

  “他每次是随叫随到,但我每次都为他担心。”坐在旁边的妻子半带埋怨半带担忧地插话说。

  在苍苍莽莽的山岭之间,如棋子散落的村庄之间,“随叫随到”这四个字实在有着十分沉甸甸的分量。深夜两点钟的大山,成龙华走过;早上四点钟的晨曦,成龙华披过;黑漆漆的夜里泊在湖面上的小木船,成龙华也划过。“他都快60岁了吧,这么多年,我们认识的他一直都这样,什么时候找他,很快就到,没变过。”神冲村村民邓永福说。

  2004年,潭岭供电所撤销,与星子供电所合并,改设潭岭营业点,员工仅余3人。没多久,一个同事调走了。2015年,老伙计成日青退休。从那以后,潭岭营业点就只有成龙华一个人。

  2008年冰灾时,冰雪压城,潭岭地区线路、公路覆冰,电网受损严重。“停电是从1月27日开始的,”成日青回忆,“通讯信号也断了,通往外界的公路上盖上了近30厘米的冰。线路受灾情况报告成了难题。成龙华选择了最笨也是唯一的办法,走到星子供电所。每天一大早,他就拿根棍子当拐杖便上路。”“把干稻草捆在鞋底下可以防滑,沿着公路旁还未冻硬的浅沟走,连摔带滚。”18公里走了一个上午,雨雪加汗水,里面外面全湿透。

  那年的春节,成龙华和成日青是守着发电机过的,来不及抢修的台区都先这样临时装备上。17千瓦的柴油发电机,每天发到晚上11点就关掉,“很多人反映关太早了,”成龙华一脸认真地说,“我可不惯他们,得省着点儿用,能亮堂堂过年就很好了。”

  用上了电,如何让村民用好电,成龙华也一直挂在心头。在2008—2009年期间,成龙华根据巡维经验,多次向星子供电所反映,最终争取到黄沙塘和来神塘两个村的供电台区改造。从那以后,他的笔记上再也没有出现这两个村要求提高电压质量的记录。

  多年来,成龙华利用潭岭改由大路边变电站供电的契机,积极配合工作把潭岭拆分成23个台区,建设了3个专变,如今的潭岭地区电压稳定,用电质量高,用电量也由2000年的4000度上升到现在7万多度,村民的电力需求得到了满足。

不愿走也离不开

  “华叔,去哪里呀?我带你。”2016年的某一天,一个开着宝马小汽车的小伙子跟刚从山上下来的成龙华打着招呼。

  成龙华只感觉眼熟,但忘记了是谁。

  小伙子看着成龙华半天没反应过来,自报家门。

  “很多小伙子长大了,出去外面回来我都认不出来。但他们都认得我,他说完名字我就记得我还有他的微信。”说到这里,成龙华脸上有一丝丝的得意。

  成龙华的微信上有七八百个好友,有一大半是潭岭的村民或外出的年轻人。后来,为了方便沟通,成龙华还建起了微信群——“潭岭用电交流群”,“有停电信息,就发在群里;村民家里没电了,或者哪里线路有问题,他们也会微信找我。”成龙华告诉记者,以前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还会转钱给他代缴电费。

  成龙华的平凡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潭岭的村民都以他为骄傲。2017年8月,黄沙塘村村委会主任房乘初得知成龙华获得“清远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连夜叫妻子手工缝了3双鞋垫,送到成龙华家中,他说村里人没有什么,自己手工缝纫的鞋垫暖和厚实,希望成龙华的路走得越来越宽敞。

  看到3双鞋垫,谢勤妹终于明白丈夫为什么一直舍不得离开他的事业——吃苦耐劳又具有亲和力的成龙华很受乡亲们欢迎,“他走到哪个村子,都有好多人留他吃饭。”

  其实早在23年前,成龙华就有机会选择更为宽敞的路走出去。“2000年左右,亲戚帮我爸在珠三角的一家工厂找到一份电工工作,收入是他当时的两倍,不过他没去。”成龙华的儿子成文说道。

  2015年,成日青退休,当时的星子供电所所长成国斌劝成龙华到回供电所上班,不过他没有同意。“我们轮班的员工对线路和设备熟悉程度,还有与村民的关系都远远不如成师傅那么熟,他不放心离开潭岭。”星子供电所所长蓝宗早说。

  两次,他都没有走,在蓝宗早看来,牵绊他的不止是潭岭,更是潭岭乡亲们的深情厚谊。

  他的坚守见证了农村从贫穷走到小康,也见证了大家从用上电到用好电,或许正如蓝宗早所言,“35年,他守的不止是一方电网,还有潭岭人如群山一般绵延不断的乡愁。他守得心甘情愿,守得兢兢业业。不愿意走,也离不开。”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陈克迁 刘洋洋 通讯员 许昌永 汤丽敏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