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越秀区泰康路由西向东前行,珠江沿岸,海珠桥畔,一栋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安静坐落在广州传统中轴线。放眼望去,连廊雕柱将现代与古典融合,满洲窗为骑楼画壁添上几笔典雅之美。
华安楼,这座拥有87年楼龄的历史建筑曾是海珠广场一带最高的地标建筑。近百年来,华安楼历经战火硝烟和岁月洗礼,先后承担过办公楼、电台、调度大厅、仪表工场、营业厅、商场、酒店等用途。一楼大堂曾作为早期营业厅,承载了一代广州市民用上电、交电费的时代记忆。华安楼见证、记录和传承了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用电历史和电力企业文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被广州电力人誉为“广州电力祖屋”。
复原的仪表工场
201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将华安楼列为第三批历史建筑。为了用好红色资源,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于2016年开始对华安楼进行全面的修复加固及活化改造,将其打造成为电力综合展馆——广州电力展示馆。
如今,广州电力展示馆已获评首批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也是全国少有获得中央、省、市级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认定的电力综合类展示馆。
华安楼外景
辉煌起点:华安楼建成时曾风靡一时
华安楼建成于1936年,“华安”二字取自“保中华平安”,由上海华安合群保寿两广分公司购地建造。华安合群保寿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纯粹华资的寿险公司。1926年,该公司建成上海标志性建筑物“华安大厦”。1933年,华安合群保险公司在各大城市设立分公司、经理处90多家。在这一时期,因广州地区的经营渐佳,该公司决定在广州建造一座与上海华安大厦相似的大楼。据材料记载,“经三年之访求,最终乃获现在建筑新厦之地址,斯位于市区之正中,前临泰康路,后通前部街……”最终,华安楼定址在当时的城市中轴线和市中心位置,即如今的泰康路162号。
1933年,华安楼正式定址。2年后,开始建筑大楼。建造任务交由广东信托公司承揽,公司实业部和广州市工务局登记建筑师黄玉瑜具体担纲了华安楼的建筑设计业务。黄玉瑜是广东开平人,早年前往美国留学,192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学成海外的建筑师之一。作为一名极具爱国热情的建筑师,他毅然放弃在海外的事业回到广东,决定以专业所长报效国家。
20世纪30年代的电表
1936年,华安楼落成竣工,是座将新哥特式风格和岭南骑楼风格相结合的特色建筑。建成后,作为华安合群保寿公司投资建设的商业公寓大厦。
彼时的华安楼客似云来,不仅作为华安合群保险公司的营业办公点、以及华安公寓的酒店部和餐厅,也因受到律师、医生的青睐而被选作律所、诊所场地。当时的欧亚航空公司亦在华安楼设办事处。在那个电还是稀缺品的年代,华安楼还安装了电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如今漫步在修葺后的广州电力展示馆,依旧能触摸到墙壁上,当年加装电梯的痕迹。
几经波折:华安楼见证炮火中的历史
华安楼的辉煌延续了不到两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家陷入动荡之中。不久,日军对广东发起轰炸。据1938年6月6日《工商日报》记载,1938年6月5日日军对广州发起无差别空中轰炸。繁华市中心的商店、民居楼、学校、医院、幼儿园无一幸免,海珠桥畔一带(今海珠广场一带)更是几乎被夷为平地,华安楼成为战火中得以幸存的建筑之一。
1938年,日军炸毁了海珠桥,致使海珠桥永远丧失了中段开合的功能。日军攻入广州,致使广州经济社会、民族工业遭到极大破坏,电力工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在民族危亡之际,华安楼的设计师黄玉瑜毅然加入抗战中。他以自身技术所长加入中央雷允飞机制造厂,负责云南瑞丽厂区的建筑设计工作。1942年5月,因日军轰炸,黄玉瑜在云南保山壮烈殉国。
1945年9月16日,广东侵华日军受降仪式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并签下投降书。坐落在珠江北岸海珠桥边的华安楼,目睹了滚滚硝烟,见证了抗战胜利的喜悦,也迎来了新的使命。1947年至1949年,胜利电台台址就设在华安楼五楼“胜利”二字即取自“庆祝抗战胜利”。
然而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充斥着炮火和硝烟。1949年10月,海珠桥被国民党拦腰炸断。随桥跨江的电线随之毁坏,爆炸波及五仙门发电厂,发电机被震坏而停机。“国民党炸毁海珠桥的前半个小时,我刚好从海珠桥经过。那时我还没进电业局,年纪很小,生活所迫作了小贩,经常担着篮筐,去大塘担了些水果卖,那时我住在同福路那边,海珠桥是必经之路。我回到家刚刚坐下,海珠桥就爆炸了。”广州供电局退休职工彭合和在15岁时亲历了这段历史。
“与电厂共存亡!”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领导指挥下,广州电力工人们成立了“工人纠察队”和“护厂队”,冒着敌机空袭的危险,投入抢修工作,竭尽全力地保证电力设备完好地归还到人民政权的手中。当晚,广州城在一片光明中迎来了解放,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广州部队派出军官小组,接管了电力部门。华安楼伫立在泰康路上,也见证了解放军进城的历史一幕。如今,这段历史被制作成纪录片《护厂运动》,在广州电力展示馆专区播放。
仿真电缆隧道
红色血脉:华安楼蜕变为“广州电力祖屋”
1950年9月24日,广州电业管理处搬迁至华安楼。由此,华安楼正式开启了其作为广州电力生产调度、营业和办公场所的,长达30余年的电业生涯。
1952年10月14日,中南工业部广州电业局正式成立。时任中南工业部副部长的曾志同志兼任广州电业局第一任党委书记、局长。当时,曾志同志的办公室就设在华安楼。曾志同志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红军女战士,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那时,曾志同志常乘坐3路公共汽车前往华安楼上班。在华安楼,作为党委书记的她,会定期给工人们上党课。在任两年四个月里,曾志同志抓安全、促生产,带领广州电业扬帆起航,为南粤大地的电力事业注入了红色基因。
华安楼作为当时的广州电业总部,见证了广州乃至广东电力工业发展史上许多的重要节点。1952年,广州西村、五仙门电厂统一频率联网运行后,广州电网形成。中南工业部广州电业局成立后设调度室,位于华安楼二楼东北侧。电力调度是电力工业的核心部门,被誉为电网的“大脑”和“指挥官”。广州电网电力调度的历史,正是从华安楼发出的第一次调度指令开始。
由于华安楼亲历了广州电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扬帆起航、蓬勃发展的伟大成就,因此,华安楼也被誉为“广州电力祖屋”。
复原了以前收电费的场景
荣光再现:华安楼重生为电力综合性展示馆
2016年6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将华安楼列为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属重要史迹分类。同年,为保护历史建筑,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在广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广州供电局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开始对华安楼进行修葺活化,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如何克服历史建筑的空间限制,活化为现代的展示馆,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广州供电局联合近40个部门单位,集结逾300人之力,成立专项工作团队挖掘华安楼的历史和电力血脉,将其规划成一座电力综合性展示馆。
华安楼是哥特式建筑整体呈“凹”字形,还采用七道连排式圆拱门廊设计。为重现华安楼风貌,在修葺过程中专项工作团队采用局部拆建和功能置换等方式,保留了建筑外观的装饰线条,内部再现了中西交融的西式拱券,甚至还保留了始建于1936年的木制楼梯扶手。
在专项工作团队的设计和考量中,“活化”是工作的重点。为了将活化部分与整个展示馆的功能相得益彰,专项工作团队将建筑本身的柱子、天花、窗户、露台作为活化改造的重点。全馆共有柱子437根,屏幕、展示柜、展板……柱子在不同的展区与展示内容融为一体,既修饰了柱子立于区域中央的突兀,又充分开发了柱子的功能。在展示馆参观,可以看到柱子被活化为展示柜摆放书籍,看到柱子上被雕刻出电力工人的模样,点亮万家灯火。
在窗户的活化部分,整个展示馆有推窗195个,专项工作团队结合各楼层主题设计元素,将其设计为满洲窗的样式。当夜幕降临华安楼华灯初上,195个色彩斑斓的满洲窗在灯光中仿若点点霓虹流光溢彩,漫步泰康路,便更添了缕缕浪漫。
漫步展示馆内,随处可见历史物件。一本1959年编制的《供电手册》记录了当时电网的网架结构和设备情况,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图景,是非常宝贵的工业遗产物项;一颗1968年收到的“芒果”,传递了毛主席对于全国工人阶级的关怀;一方营业大厅场景,重现了街坊缴费的童年记忆;一片1936年建造初期的空心砖,在触碰到的一瞬间仿佛穿越回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个年代……
注入绣花功夫,打捞历史碎片、结合时代主题,华安楼在修复中将5000平方米的展厅合理规划设计,一楼至七楼分别打造为不同主题的展厅,并把天台打造为休闲空间。“我们在保留华安楼核心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其‘电力展示馆’的使命与功能,展现百年电力史和电力工业发展面貌,实现其价值的活化。”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电力展示馆运营管理中心副主任高剑辉介绍道。
2019年,广州电力展示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展示馆以百年红色电力史为主线,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力综合展示馆。自开馆以来,展示馆迎接了数以万计的公众在此参观、实践、打卡。
贯穿百年记忆,广州电力展示馆深度呈现了行业发展的全貌,再现了百年电力辉煌奋斗史,展现了百年电力助力千年商都,点亮万家灯火的动人华章。
20世纪70年代电力工人的装备
附:遗产名片
南方电网广州电力展示馆(华安楼)
历史沿革
华安楼建于1936年,由我国著名爱国建筑师黄玉瑜设计而成。造型典雅,以摩登式(早期现代式)风格为主。1937年1月10日,华安合群保寿两广分公司“华安楼”举行落成典礼。曾为广东省政府新闻处主办的胜利电台办公处。1950年底,广州电业管理处迁入华安楼,华安楼成为广州电力工业系统早期的办公场所。
电力展示馆里的老报纸
价值特色
历史价值:1950年广州电力系统首个生产调度、营业、办公场所,见证、记录了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史和文化。曾是广东省政府新闻处主办的胜利广播电台台址。广州电业局第一任党委书记、局长曾志同志的办公室就设在华安楼5楼。成立全国首个“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华安楼也被誉为“广州电力祖屋”。
艺术价值:华安楼是我国较早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成的多层公寓建筑,我国著名爱国建筑师黄玉瑜设计。
社会价值:广州电力展示馆收藏了从清朝至今超过百年历史的生产工具,全面展示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以及新时代电力工业发展的新成就,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力与教育意义。
科技价值:馆内设置了丰富的科普内容和多样化的电科宣教设施。公众可以近距离接触“西电东送”大沙盘等国之重器,通过VR技术沉浸式感受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的“一度电的旅程”,在“好奇电学堂”科普专区参与电力实验、学习电力科学知识。
现状保存和使用情况
目前华安楼楼体外观与风格保存良好,内部改造也在保留原有格局、构造和装饰的基础上进行修缮活化,是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
活化利用情况
目前华安楼已改造为广州电力展示馆,收藏了清朝、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珍贵的电力工业相关物项,展示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发展了电力展览、研学教育、科技体验育等多种功能。是全国电力系统少有的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活化改造为企业展馆的案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朝露 通讯员:戚玥 图/记者:邱伟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