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管理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激发双创活力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2022-09-16
浏览:

  8月份,浙江大学“新型高强高导铜基覆银材料在开关类设备触头中的研究应用”研发团队成功入驻“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绿色技术元空间”,并获得由国网浙江电力提供的创新创业经费。该项目将围绕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开展攻关,助力行业低碳发展。未来,该项目研发成果计划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上架推广,产生更大的价值。

  2021年5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以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为主体,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一年多来,两个中心联动发展,牵手浙江大学、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数十家高校、企业及机构,围绕“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交易和评估体系、加快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理念,激发绿色技术创新活力,拉动绿色产业投资超百亿元,助推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平台+企业”

  挖掘绿色技术价值

  “大学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结合创造更大价值,这个绿色交易平台就是很好的载体。”2021年6月9日,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时,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方梦祥说。

  2021年6月,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和利用技术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平台上线,助力燃煤电厂破解改造等领域相关难题。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浙江首个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示范项目,预计每年可捕捉二氧化碳1.5万吨。

  “绿色技术拥有者缺少成果转化途径,需求者则难以找到符合需求的技术,交易中心这个平台为买卖双方合作搭建了桥梁。”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技术经纪人谢知寒介绍。

  为不同的绿色技术找到转化应用的落点,这样的例子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每天都在发生。今年1~8月,该中心上架546项绿色技术,促成166项绿色技术交易,交易金额达3.56亿元。曾经“流不动”和“无处流”的绿色技术如今像装上了导航仪,为绿色技术的买家和卖家合作交流提供了便捷路径,让绿色技术发挥更大价值。

“经纪人+大数据”

  为技术交易牵线搭桥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在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一支30人的绿色技术专家经纪人团队,专门为交易者提供技术受理、公开交易、交易鉴证等全流程服务。

  截至目前,绿色技术专家经纪人团队服务交易者累计完成绿色技术成果交易284项,交易金额突破4.66亿元。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还与多方联合开发并建成全球智能检索系统,储备超102万项绿色技术专利,以大数据辅助绿色技术专家经纪人决策。

  今年3月,杭州诺邦无纺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对接,提出需要一项节能控制技术。该公司存在烟气直接排放导致余热资源散失的情况,如何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绿色技术专家经纪人团队通过全球智能检索系统搜索后发现,浙江电力经研院有一项工业三维热交换绿色技术符合企业需求,并最终促成双方交易。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应用这项技术后,预计单条生产流水线每年可减少能耗10%~15%,同时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还能溶解烟气中约10%的氮氧化物,减轻大气污染。

  对应用前景广阔但暂无成熟技术支撑的情况,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技术经纪人团队也能提供相应服务。

  2021年12月,山东一家钢铁集团的技术工程人员委托绿色技术专家经纪人团队寻找对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经纪人在检索系统中搜索后发现,目前没有与该企业需求契合的成熟技术。随后,经纪人通过为企业征集技术资源,提供定制化研发支持,帮助企业精确匹配技术研发团队,制作转化方案,满足企业技术需求。

 “基地+高校”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自今年6月起,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实施“双创星途”实习生计划,为高校毕业生及在读学生提供与“新能源+储能”、电力系统、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的岗位,为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注入了新动能。

  这是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开放国家级示范基地平台,营造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校企良好环境的又一次尝试。此前,该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共同打造绿色技术元空间,为高校绿色技术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培育、场地等支撑,共同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发展。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从多层面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该中心打造的“政府飞地+外部创业团队+内部创新团队”架构,面向高校等意向合作单位,提供包括众创空间、国网双创孵化培育基金、创新创业咨询、就业培训等“金钥匙”服务。今年,该中心还成功引进多个外部团队入驻。

  自2020年起,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连续两年承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N”校企行活动,结对签约浙江大学校企行创新创业导师4位,累计为高校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服务近千人次,组建创新创业团队3支,累计发布创新创意需求16项。

  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还全力推进制度保障,首创“柔性双聘”机制以及“平台型”虚拟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机制,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聘期制、项目柔性组织等多种方式选拔优秀科技人才,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氛围,盘活创新创业的人才“活水”。(徐梓沐)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