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钱建华 中共党员,青海电力检修公司员工,变电检修开关类专家,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克了百余项电网技术难题,完成创新项目400余项。
11月22日,在青海750千伏官亭变电站开关保护及测控装置更换现场,前不久刚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提名奖的钱建华对青年员工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检修工作安全高质量完成。
参加工作36年来,钱建华扎根一线,从一名中专毕业生成长为电力技术专家,带领团队走遍青海主电网的各个变电站,解决了变电检修一线的诸多难题。
“技术的重要价值不是保留而是传承。”
钱建华1985年初中毕业进入发电厂从事汽机运行工作,后从事变电检修工作,又继续学习取得了中专学历。“我父亲是我生命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干了一辈子电,对工作特别严谨。”父辈的言传身教,让钱建华明白,精湛的技术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技术的重要价值不是保留而是传承。”
2011年以来,钱建华身兼培训师和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头人的双重身份。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传帮带,将授课点由教室、实训室转移到工作现场,带领学员到各个变电站、各个检修现场看设备、找隐患、解难题,对他们进行现场教学和技术指导。为了能让每名学员看清楚、听明白,他陪着学员轮流爬检修平台,一遍遍登梯、一次次操作,有一次还引起了腰伤复发。他一声不吭,贴上膏药咬着牙坚持带学员。
钱建华传给年轻人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和精神。对于青年员工撰写的技术方案,他逐字逐句修改,并记下问题和新的想法、思路。很多时候,他批注的内容的字数超过了原文。
多年来,钱建华把所学、所思、所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和同事们。他所带的12名徒弟如今都成长为国网青海电力的技术骨干。钱建华还积极组织开展“微讲堂”“导师讲堂”,加强各运维单位技术骨干之间的技术交流。近年来,青海电力检修公司培养出一批技能精湛、作风过硬的运维检修能手,包括高级技师78名、技师426名、专家15名。
“设备是有灵性的”
10月10日,在750千伏西宁变电站大型隐患治理现场,钱建华带领青年员工分析设备故障。他神情专注,一身洗得褪色的蓝棉布工作服显得精干利落。
“别看电网设备全是铁疙瘩,它们是有灵性的,只要你真心关心它、爱护它,它们就会乖乖的。”钱建华说。和变电站设备朝夕相处三十余载,他对它们的特性和“脾气”了如指掌。每当设备“生病”,他都能精准治愈。
电网技术飞速发展,电气设备不断升级,尤其在高海拔特殊环境下,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规范可参照的情况比比皆是。为了当好电网设备的“诊疗师”,钱建华主动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设备、掌握新技能、攻克新课题。
在750千伏西宁变电站的一次检修中,开关在一次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无法分离的状况,用操作把手也无济于事。情况紧急,钱建华在零下13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顶着大风爬上设备构架,踮着脚、弓着腰,整个身体俯在冰凉彻骨的金属设备上操作,像是外科大夫在进行一次重大手术。为了减小风的影响,钱建华用身体遮挡着设备。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作业,“哗”的一声,开关分离,故障排除,现场欢呼声一片。而钱建华的腿脚却被冻得僵硬不能行走,最后是同事们把他从构架上抬下来的。
36年检修生涯中,钱建华参加了青海电网上百座变电站以及青藏联网、玉树联网等重大工程的验收工作,对数千台设备开展过抢修及应急处理。
“创新是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遇到的问题”
“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是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人身及电网安全。”钱建华始终坚持创新一定要抓住实用性和效益性。
变电站母线是电网主设备,长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全部要通过固定支撑装置悬置在空中。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外部的母线筒随着气温变化会在一定范围内纵向伸缩移动。然而,高原温差变化大,母线筒与支撑装置之间有时会出现卡涩,导致变电站母线发生拉裂故障。钱建华从2015年开始寻找解决方案,经过两年多的分析研究,提出用滚动支撑代替滑动支撑,即通过安装滚轮减小摩擦阻力,使母线筒可以灵活伸缩变形。这项改进措施被应用到了青海所有新建750千伏变电站中,原有的滑动支撑装置也逐步被替换。
近年来,钱建华多次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变电一次设备检修试验技术规范、标准的编修工作,编制了青海电网十几类开关设备检修工艺导则,创新改进了运行中高原型旋转式隔离开关、旋转式隔离开关触头、高寒地区新型断路器气动机构等。他牵头研发的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11年,青海电力检修公司成立了以钱建华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10年来,钱建华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创新项目400余项,其中128项成果取得国家专利授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