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今天是2022年1月14日,是你出差的第一天。咱们今天要开始支吊架热态检查了,带你感受一下锅炉房汗蒸的感觉吧!”项目负责人刘欣略带调侃对新入职的小程说道。
时间回到三年前,2019年的1月14日,也是刘欣初入东北院的一天,他的师傅刘群也这样调侃他“看你这体重不轻,热态检查可要汗蒸了啊!”刘欣就这样便跟随师傅刘群开始他的支吊架生涯。
“师傅,炉顶这个温度得有50多度吧。”
“是啊,咱们干支吊架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你可得减肥了,不然有得你受的。”
就这样带着一丝兴奋和懵懂,师徒两人便开始了工作。从锅炉炉顶64米标高位置开始,顺着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每一处吊架的位置、状态,在师傅刘群的教导下,刘欣一边记录一边询问,走到47米标高时,刘欣已经浑身湿透。
“师傅,为什么不走电梯,一直走楼梯啊?”
“走楼梯是为了让你对管道系统有个整体的概念,这样你才能成长的更快啊!”
了解了师傅的良苦用心,刘欣干劲十足,两人一口气在这样的高温下坚持了四个多小时,两人在高温中互相探讨、互相沟通,师傅刘群耐心的讲解着每个部件的功能和检查的注意事项,顺利的把管道系统的支吊架状态全部记录下来。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和工作,师傅刘群在刘欣的眼中形成严谨认真、吃苦能干的印象。徒弟刘欣也在师傅眼中留下勤学好问能吃苦的印象。
在以后的日子里,两人经常一起出差互相探讨。师傅带着徒弟一起完成项目,渐渐形成一种默契,不止生产方面,高校调研、厂家参观两人一起探讨技术、分享心得。直到2019年,随着系统内支吊架调整项目的逐渐增多,由于人手短缺,徒弟刘欣必须面临独自承担项目的情况,这时候师傅刘群嘱咐说:“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可以跟我视频沟通啊,师傅相信你能做好,不过自己一个人一定要注意现场安全。”有了师傅的这般信任和嘱托,刘欣开启了独立承担项目的重任。此后,发耳发电公司、临清热电公司、哈尔滨第一热电厂等现场便有了刘欣独自一人带领施工队伍作业的场景。直到现在,两人一起出差的机会少了很多,更多的是视频的交流以及电话的沟通。
在一次治理管道沉降异常事故中,徒弟刘欣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师傅刘群对徒弟说:“遇到事情不要慌张,所有问题都有它的根源所在,遵循科学规律寻找背后的力学逻辑关系,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也是体现我们价值的地方。”就这样师傅带着徒弟扛着水准仪沿着主蒸汽管道一层一层的测量管道标高,一个吊架一个吊架的进行载荷校对,徒弟也发挥专长一遍一遍的用软件进行应力核算,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成功的找出了管道膨胀异常的原因。这次的事故处理,师傅身体力行,用沉稳的处理方式和缜密的技术态度将问题成功解决,获得了电厂的好评。徒弟在掌握了技术的同时也学到了师傅身上作为科研人员的务实和严谨。
三年后,徒弟刘欣也成了师傅,也学起师傅刘群模样认真的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新人,还不忘调侃道“小程,今天又要‘蒸桑拿’了哦。”我们大唐科研人就是这样,一辈一辈老带新的传承,践行着“二次创业”的初心和使命,不光是知识的传道授业,更是科研精神的赓续发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