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ve、four、three、two、one,blast!”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5时,一阵猛烈的爆破声划破黄土漫天的原始场地。这意味着由中国能建天津电建(下简称天津电建)承建的巴基斯坦贾姆肖罗项目全厂石方爆破任务圆满完成。在这次爆破成功的背后,是天津电建几十名员工、数个不眠之夜的结果。在他们之中,就有一位“特殊”的员工——安全管理工程师、现场翻译、巴籍员工WASEEM ABBAS(阿巴斯),人称“中国通”。
土石爆破战役中的“疏导员”
贾姆肖罗工程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贾姆肖罗地区,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计划整体工期为36个月。
在此次爆破任务中,按照“爆破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在爆破点周围至少200米的区域要保证所有人员和建筑的绝对安全。而现实情况是,在这个范围内存在项目部办公区、居民区、学校、清真寺、老厂区及公路等大量的建构筑物和设施设备。因此,人的迁移和建筑物的保护成为摆在爆破工作前的最大挑战。
其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爆破现场周围有不少当地居民住房,个别位置距中心爆破点甚至不足100米。为了说服当地居民在爆破前后一个小时必须从自己的房子里出来,走到空旷而安全的地方,项目部的几名中方员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达到说服当地居民。
“没事的,我们经历过好几次爆破了,都是待在自己家里的,也没见有谁家的房子掉下来的……”“我们不出去,你们不要吓唬人了……”当地居民的反映,让派去的项目部安保人员哭笑不得,更叫苦连连。这个时候,有人建议让阿巴斯去试试。
事实证明,阿巴斯并没有让同事失望。几句当地乌尔都语的简单沟通后,阿巴斯了解到,当地居民之所以不愿意走出家门,除了他们说的前几次爆破都没有危险发生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按照当地的伊斯兰习俗,自己的母亲、老婆、姐妹、女儿等女眷是不能随便出门,让生人看到的。了解到这个顾虑后,阿巴斯耐心地跟居民们解释此次爆破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与以往爆破的不同和危险程度,劝告他们一定要保证人身安全,而后又讲述电厂建设后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和实际的变化……在阿巴斯的一番劝解下,居民们终于理解了工程的意义,痛快地答应了配合撤离工作。
贾姆肖罗项目也终于在历经近1年的时间中,相继完成了主厂房、锅炉房、煤场小山、冷却塔、循环水水泵房、循环水管线、铁路线、T1、卸煤沟、C2廊道、地下煤斗、C8廊道等区域的石方场坪及开挖爆破任务,共计完成石方爆破130余万立方米,为后续工程的建设“爆破”出一条康庄大道。
疫情防控战役中的“宣传员”
“疫情非常危险,为了大家的安全,项目部现在实行封闭管理,请尽快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听从项目部统一安排,完成搬家任务……”阿巴斯和他的同事手持着大喇叭在工人宿舍里宣传了整整一夜,终于将属地员工的情绪安抚好,将项目部封闭管理工作圆满完成。而此时,已是黎明将至,阿巴斯和他的同事早已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地相互依靠在一起。
今年3月开始,巴基斯坦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日趋严峻。项目部一方面安排由属地专业医生对现场全体属地人员进行体检,根据体检结果与医生建议,对体检不合格的属地员工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了疫情期间的生产生活安全。
“项目部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好、也很及时,我们现场没有因为疫情造成停工,更没有发生任何事故。”阿巴斯介绍说:“上个月的开斋节,项目部根据疫情形势,允许部分属地员工回家过节。回到贾姆肖罗后,返回人员都要隔离14天,进行2次检测。到现场后,还要进行1周的自我隔离。”顺着他的手指方向,他继续说道:“你看,项目上那些穿着红色背心的属地员工,就是正在自我隔离的人,而其他员工的背心是蓝色的。”
显然,在阿巴斯和他的同事共同努力下,贾姆肖罗项目出色地完成了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的“双线胜利”。
当问起现在最想干的事情?阿巴斯诚实地回答到:“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已经有10个月没有到在伊斯兰堡的家中了,我很想念家人。祈祷疫情尽快结束吧,大家都好起来,我就可以回家看望父母了。”
现场安全巡查中的“执法者”
6月28日上午,贾姆肖罗锅炉施工现场,一名头戴红色“中国能建”安全帽、口戴口罩、身穿专业安全背心的身影,不时附身蹲下靠近建筑物观察、不时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什么,过会还用手中的相机进行拍照。没错,这就是阿巴斯,一名出色的翻译,也是一名成长飞快的安全工程师。
“我现在非常忙, 除了有重大接待需要同步翻译外,几乎每天都要去现场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我除了做记录、拍照,还会给他们立即指出来,督促他们整改。当然,有时也会给他们开出罚单呢……”经过不断的学习,阿巴斯在做好项目部翻译的同时,还在努力学习现场安全管理知识,而且进步很快,就连被他处罚过的属地工人也都对他十分信服。
“阿巴斯学习很下功夫,对于工程、安全、经营等领域的一些生涩的词汇也能驾轻就熟,技术术语也能做到言辞达意,这一点总包和业主、项目部同事信赖他。”阿巴斯的进步有目共睹,项目部的同事兼校友、综合管理副部长杨洪润对自己的这位“巴铁”哥们儿赞许连连。
业主同事眼中的“中国通”
提起校友,还不得不说阿巴斯与中国的一段“不解之缘”。
2012年,阿巴斯考入坐落于中国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成为一名攻读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正式那时开始,自小语言天赋极佳的他,开启了至今已有8年之久的汉语自学之路。至今,他已经能够熟练掌握2000-3000个常用汉语的书写和日常中文读说能力,加之他熟练的英语和巴基斯坦乌尔都语,是一名难得的“三语翻译”。
2016年,研究生毕业的他,成为一名中国能建人,在天津电建巴基斯坦必凯项目部做翻译工作,2019年8月来到现在的贾姆肖罗项目。阿巴斯回忆说:“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相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是几个人合住在一起,用公共卫生间,这让我非常不习惯。到了贾姆肖罗,为了照顾我的生活习惯,项目部分给了我一间单人房,还有独立的卫生间、空调、电视、网络……我现在非常满意自己的工作,希望能够为中国能建做出更大的贡献,跟随中国能建越走越远。”
“我去过中国的上海、西安、义乌……中国非常美,中国人也非常好。”也许是在中国学习生活的几年美好时光,让阿巴斯在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等方面都养成了更优于其他“巴铁”的特征。他说,今后自己还要继续提升工作能力,也希望其他自己更多的同胞们能够不断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他笑着说,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要:“好好学习、天天上上”。
“如果有机会中国来工作,你愿意吗?”“当然,为什么不呢?”一提到中国,这位“中国通”的脸上就立刻泛起笑意,如一道朝霞映他朴实的脸上,绚烂如夏花……
记者手札
阿巴斯是我从事新闻工作十几年来采访的第一位外籍人员。因此采访之前,我一直担心自己蹩脚的英文水平会影响我们的沟通,还提前联系了项目部的中方同事,问是否需要找个翻译帮助,而得到的回答是:“不用,老阿是个‘中国通’”。
之后的沟通果然如此。阿巴斯的中文水平完全超乎我的预料,除了个别词语稍带一点口音外,基本我们之间的沟通完全没有障碍的。他对中国文化、语言、对中国人印象都特别好。沟通中,看得出他很羡慕当今中国的发展。他对我说:“现场有许多当地的劳工,他们今天可以在这里工作,但如果项目结束了,他们又会失去了工作。所以,我觉得自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本领,不断地去学习,提升自己的价值,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我想,阿巴斯可能还不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我国就有了流传至今的“励学篇”;歌德也曾说过: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而我也告诉他,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每年都会评选最佳外籍员工,获奖者会被邀请来到公司总部召开的年度职工代表大会上接受公司领导的亲自颁奖。他了解后,非常高兴,并约定:来年,See you天津、See you中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