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风驰电掣绿电生——写在云南巨龙梁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之际

xuyinghua
2023-07-13
来源: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浏览: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讯 (通讯员 徐迎华、张泽华) 彩云之南,风能赋予云南灵动之美,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绿色能源。在海拔3300多米的寻甸花石头山主峰巨龙梁子上,有一群“御风者”,他们为了让自然资源与万家灯火架设沟通的桥梁,奉献着热血和青春。6月30日19时16分,中国安能二局承建的云南巨龙梁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创造了“同机型海拔最高、单机容量最大、首投工期最短”三项纪录。

  不畏挑战,追风逐梦彩云间

  巨龙梁因山体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北部而得名,这里有昆明最大的高原草甸牧场,巨龙梁风电项目是云南省“保供给 促投资”新能源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被列入云南省2022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工程总装机容量100MW,主要为13台6.7MW和2台6.45MW的风电机组、15 台箱式变压器与35kV集电线路及升压站扩建,以及15个风机安装平台、场内施工道路及改扩建道路、渣场施工。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为29550万千瓦时,年平均发电收入7695万元。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5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7.28吨。

  2022年8月,刚一进场,就有三座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山”横亘在建设者们面前:项目总体3300米以上的高海拔;6.7兆瓦的单机容量,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高原山地风机;80公里(其中包括近60公里的崎岖山路)的超长混凝土运输距离。

  海拔3300多米,意味着一线施工人员要忍耐缺氧、严寒、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要比平原地区付出多几倍的辛劳,可能要承担生病、受伤无法及时送医的风险;单机容量6.7兆瓦,意味着风机轮毂中心高度115米,叶片长度达到93米,非2400吨大型吊机不能胜任,而2400吨吊机一组一拆,机位辗转,都要消耗极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80公里长运距,意味着45台混凝土运输车从搅拌站到距离最远的15号机位,需要驾驶近8小时,远超其自然凝固时间,如果不采取有效手段,混凝土将在半路凝固,基础浇筑进度将严重受阻。

  面对这“三座大山”,建设者们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在“6·30”节点前完成。

 攻坚克难,驭风而行保投产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云南山路十八弯,道路山体垂直梯度大,海拔起伏跌宕,这里不仅多弯还面临雨雪大雾、道路湿滑等诸多困难,为保证混凝土及时、保质保量的运输到机位,在80公里的崎岖山路上不发生意外情况,项目部一班人马集智攻坚,通过多次浇筑,反复总结经验,研发出了一套“三步走”的高海拔长运距浇筑方案。

  第一步:“全员上阵,分兵把守”。进行浇筑作业时,除必要人员留守项目部,其余全部参与浇筑保障,分别在搅拌站、进场路口、两处会车平台设置哨卡,实时反馈运输车动态,以便现场把握浇筑速度,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第二步:“来车必测、来样必检”。每车混凝土抵达现场后,必须经过测温、测塌落度等二次检测合格,且现场振捣后,方可进行浇筑,保证浇筑质量;第三步:配齐配强现场技术力量。项目部总工程师、副经理、安全总监、施工管理部全员及施工队技术人员全程紧盯浇筑进度及浇筑质量,一旦发生问题现场立即解决,坚决杜绝质量事故发生。按照“三步走”方案, 3月20日,15台风机基础全部顺利浇筑完成,未出现任何质量安全事故,为项目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根据高本山风电场数据结果,巨龙梁风电场各个机位平均风速常年高于吊装作业所需的8米/秒,最高瞬时风速高达40米/秒,每个月的吊装窗口期不足5天。为了抓住这无比宝贵的吊装窗口,项目部安排人员驻扎一线,24小时不间断观测现场风速,结合高本山风电场风速预测,一旦发现风速小于8米/秒,立即组织人员展开吊装作业。

  “由于巨龙梁风速变化极大,为避免吊装过程中叶片与塔筒、机舱碰撞,造成严重工程事故,项目部根据现场吊装实际情况,采取2400吨主吊与800吨副吊配合吊装,加以风绳辅助固定的方式,将吊装过程中组装好的叶轮、叶片摆动幅度降至最低。”项目部施工管理部负责人郑乐怀介绍。运用这套施工方案,6月29日,15台风机全部顺利完成吊装,无一出现碰撞事故。

 挺膺担当,御风而上向未来

  云南巨龙梁风电项目建设,是由中国安能二局28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员工组建的团队坚守负责的。

  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他们志行合一,践行“求是务实、精益求精、攻坚克难、敢打必胜”企业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着安能二局人的担当和使命,参与见证了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能源项目。

  从基础开挖、浇筑、风机安装到并网发电,这个团队的员工就一直坚守在施工一线。为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他们多次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项目建设中,他们经常是从早上6:30起床,忙碌到凌晨1点多甚至更晚。白天在现场各负其责,晚上聚在一起研讨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互相交流学习,整理材料和档案。

  “虽然辛苦,但感觉很有成就感,公司把这样的重任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决不能辜负公司的期望和信任。”项目书记熊增生说道,这是他的心声,也是项目团队的心声。

  工程建设,安全先行。在现场安全管理上,安全总监黄港可谓煞费苦心。项目部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已经顺利完成,可施工队的部分人员虽然干活是一把好手,但年龄偏大,加上当地方言难懂,这让交流变成了一件难事,也给安全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为此,黄港召集现场安全员,专门制作了一份以视频、图片为主的教育资料,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13种安全事故类型及预防措施、解决方法传授给每名成员,施工队老王连连夸赞道:“安能的这次安全教育是我理解得最透彻的一次,违章作业的事儿咱可千万不能干”。

  不只是安全教育,黄港更是深入现场、脚踏实地,带领5名安全员巡查了每一片施工区域,裤腿都被露水打湿。经过3天的整体巡查,他发现:施工区域周边多是悬崖峭壁,且山顶海拔高,浓雾弥漫,一不小心就可能跌落山崖。为防范人员跌落事故,全面消除安全隐患,集中采购800米防护围栏、50盏夜间作业灯,杜绝人员坠落事故。

  对刚入职的新人来说,这样的项目是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在项目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进程的同时,4名新员工带着青春和朝气来到了这里。在他们身上,看得到稚嫩,也看得到想干事业的冲劲儿。新员工报到后,分别与项目分管领导、部室负责人签订师徒协议,为新员工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工程管理部新员工李裕表示:“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刚刚被分配到巨龙梁项目部时,我的内心是迷茫的,这里虽然风光秀丽,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美景,可远离城市的生活确实让我有些不习惯。但师傅杨永鹏,用他的切身经历为我指点迷津:工作上,他手把手教我如何审查图纸,一台风机从物料进场到投入发电的全部流程;生活上,他教我在项目部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非常感谢师傅的关照,让我在这青山之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如今,一座座迎风而立的风机,伫立在巨龙梁群山间,汇成了一幅绵延数十公里的绝美画卷。项目的建成,既有效利用了当地的风能资源,提高了区域供电能力,又对减少大气污染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将为云南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