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节能环保的关注。所谓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并不是在“十三五”时期首次提出的。早在2009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节能环保产业就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纳入政府高层的视野。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国务院连续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文件,推动节能产业加快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经从2010年时总产值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增长到2015年底的4.5万亿元,从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涌现出70余家年营收入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三五”时期,绿色发展上升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布,进一步向全社会阐明了国家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意图。
一、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十三五”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近十年来,在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从2007年的14.2%下降到2016年的6.7%左右,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工业部门中,在钢铁、煤炭等传统制造业积蓄了大量的过剩产能,继续依靠扩大规模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非常大;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高效生产、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水平还很低,污染物排放控制缺位问题还相当严重,企业节能环保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相当低,孕育着巨大的节能环保市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规划》提出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2%提高到2020年的3%,打造20个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充分说明国家将把节能环保作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内容,努力更多的市场空间。
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的当务之急
近几年,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严重。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量达到43.6亿吨标准煤,是全球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比美国还要高出30%左右,能源的清洁供应、安全供应、可持续供应面临艰巨挑战。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费,引发了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近两、三年,以雾霾为首的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和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多数研究认为雾霾的产生与煤炭、石油的高强度消费紧密相关。2016年4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生效后,根据我国做出的“国家自主贡献”承诺,我国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60-65%,在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必须要达到峰值,并努力提前达峰。据专家测算,提高能效对我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贡献为82%左右,是近中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手段。因此,《规划》提出,要以解决突出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的可靠保障,进而让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体验到更多的“获得感”。
三、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我国节能环保的市场空间虽然很大,但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还相当有限。国内节能环保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较少,设计制造能力有限,品牌建设处于初级阶段,高性能、高品质、可靠性好的节能环保产品供应能力不足。节能环保服务作为新兴服务业,面临着地区保护主义、市场不公平竞争、违约失信纠纷增多等现实问题。节能环保产业必须要把提升高品质产品(或设备)的供应能力,打造更加丰富、满足不同客户群体节能环保需求的服务套餐供给作为目标,满足国内广大企业和居民不断提高的节能环保需求。
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政府强化资源环境监管带来的“经济效益”
节能环保产品和服务具有比较明显的“经济外部性”特征。如果离开了政府对企业节能环保的高标准、严要求,仅仅依靠企业自发需求,则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的速度必然很慢,节能环保产业的经济效益也必然很差。因此,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政府对能源浪费行为和污染物排放行为的严格监管和严厉处罚作为前提。《规划》强调要坚决查处严重浪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推进环境保护督查,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体现了政府着手建立并强化节能环保“倒逼机制”的思路,这有利于培养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预期,把政府对资源环境的监管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收益,使得资源环境问题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打造运用市场力量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节能、环保、低碳“一石三鸟”的合理选择
节能环保产业由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组成,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对象上看,节能产业侧重于能源资源的节约,环保产业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侧重于系统循环的构建,采取的技术措施、治理方式等都有所不同。从效果上看,节能产业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间接减少环境污染,属于环境污染的“前端防治”措施;环保产业是从排放减量化的角度直接治理环境污染,属于“末端治理”措施;资源循环产业具有节能环保的综合效果。此外,从二氧化碳减排的角度看,节能环保产业还具有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规划》以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三者同时作为对象,体现了国家兼顾前端治理、末端治理和系统优化的思路,通过综合发挥“1+1>2”的力量,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一石三鸟”的效果。
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时代最前沿技术和商务模式的综合应用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规划》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地位,运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对近几年节能环保领域出现的新技术进行了介绍。在技术方面,除了重要的单项节能技术以外,《规划》更加强调了系统节能、自动控制、智慧能源等节能新理念和新工具。在商务模式方面,除了推广单一环节的节能改造以外,还鼓励发展涵盖诊断、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合同能源管理“一站式”服务。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技术、新模式,为推进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和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节能环保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