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寻着缕缕麦香,我又走进了故乡的小院,重温那段快乐的儿童时光。
在乡下老家,柴草垛随处可见。儿时的我不仅喜欢和小伙伴在柴草垛里捉迷藏、过家家、玩游戏;更喜欢在松软的麦草垛里掏个洞,躺在里面看“闲书”。“闲书”,指的就是课本以外的书。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下午一放学,我就躲进生产队的麦草垛里,闻着麦草的清香,偷偷看借来的《青春之歌》。虽然有些字不认识,但还是越看越上瘾,总是天黑了,才沾着满身麦草回家,免不了遭到母亲一顿数落。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那天傍晚,我躺在麦草垛里,正沉浸在书中主人公林道静积极投身抗日救亡革命洪流的部分,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一会儿的工夫,麦草垛就变成了“水帘洞”。我成了“落汤鸡”不打紧,关键是那本《青春之歌》全淋湿了。
晚上,等父母睡着了以后,我偷偷到厨房里点火烤书。一不小心,书掉进了火堆里。我赶忙去抢,但书还是被烧了一半,我的手也烫了个大燎泡。手疼加心疼,折磨得我一宿也没睡好。
第二天早起,我冒着挨打的风险,硬着头皮找父亲要钱买书赔给同学。
没想到,一向严厉的父亲这次什么也没说,不但给了我两块钱,还亲自领着我到同学家去说明情况。
那位同学的父亲在县城工作,说啥也不要钱,并且从屋里搬出两大纸箱书,对我说:“我家马上就要搬到县城住了,既然你这么喜欢读书,这些旧书你就带回去读吧,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咱村里的女秀才。”
因祸得福,得了这么多书,可把我高兴坏了。每天放学后,我就炫耀地约小伙伴们到我家来看书。
一时间,我家的院子里来了很多同学看书,热闹非凡。有站着的,也有蹲着的;有一个人静静看的,也有两个人头挨头挤在一块看的;有跟着书笑的,也有跟着书哭的。直到各自父母找上门来,吆喝好几遍,他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吃饭。
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商量:“家里这么多孩子来看书,遇上下雨阴天的,没有个屋不行。咱把放农具的西屋腾出来,给孩子们当书屋吧。”我们兄妹几个听了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说干就干,第二天,父亲和母亲就把西屋腾了出来。父亲把家里的条几擦拭一新,把小人书、唐诗宋词、小说和几份旧报纸分门别类摆在上面。没有凳子,母亲就发动邻居的大娘婶子们,用麦秸编草墩子。两天的功夫,二十个麦秸墩子就编好了。
一切准备就绪,父亲说:“鲁迅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后来成了大文豪。咱的书屋就叫麦草书屋吧。希望你们像麦子一样萌芽长叶、分蘖抽节、扬花吐香。”
一群乡下孩子的文学梦想,就这样,在这个简陋的麦草书屋里拱出棵棵嫩芽,冲破家门,迎着朝阳,带着希望的露珠奔向浩瀚的知识海洋。
一晃,我离开故乡和书屋已经许多年了。但是,每到麦收时节,我都会远远思念故乡,一遍遍咀嚼着书屋带给我的快乐和美好。(王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