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kaiyun手机版下载文苑

那年那月农民的农具

wsh8800
2021-04-12
来源: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我的家乡在皖北庄子农村的一个小村。对于农民来说,农具是务农之本。那年月老家受贫穷的制约,没有机械耕作,传统的农具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皖北的天气适合小麦、红芋薯、棉花、花生、玉米生长,农户家里的农具大多牛拉大车与人力架车有关,其中扁担、钩担、禾杠是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

  扁担最大的用处是挑水与挑粮食。农忙季节,田地里麦子熟了,金灿灿、黄澄澄的,一阵风吹来,麦穗迎风摇摆,沙沙作响,似乎在齐声呼唤农户们赶紧将它们颗粒归仓。这个时候,农户都开始忙起来了,天未大亮,除老人在家做饭外,家里所有的劳力都靠架车与拿上扁担、挑着箩筐、带着锯镰、扛上脱粒机,来到田间地头。一部分人负责收割麦穗,一部分人负责脱粒。大家普遍用的脱粒机都是人力驱动的,脚下踏板一踩,起伏之间将上下的驱动力通过齿轮转换成了箱体内滚环的旋转力。负责脱粒的人一边踩踏板,一边两手握住禾苗根部,将麦穗贴近高速旋转的滚筒,一粒粒的麦粒便纷纷扬扬地落在机斗里了。

  机斗里的麦粒装筐之后,就该扁担大显身手了。装好的湿麦粒有一百多斤,一般年轻人都能挑得起来。乡间小路起伏不平,挑担时,要根据地形调整姿势,通过顺势借力卸力来节省力气。走平地时,要用一只手在前面挽住扁担,让扁担更好地贴在肩膀上,另一只手拉住后面一只筐上的绳子或者筐沿,减少箩筐的摆动。上陡坡时,姿势不变,但因地势前高后低,扁担变成了上翘后沉,所以在前面挽住扁担的手要更加使劲地下压,后面拉住箩筐的手使劲上提,浑身吃住劲稳步上行。下陡坡时,两只手变成了一前一后分别提住筐上的绳子,减轻肩上重量的同时,防止箩筐碰到路障或者树木而使身体失去重心。

  掌握了挑担的技巧,再重的担子似乎都显得不那么重了,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挑担人,就像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展现出劳动者独特的美感来。

  乡村常用的第二样挑担工具就是钩担,要说钩担其实并无特别之处,无非就是在扁担上多了两条挂绳和挂钩,但它比扁担用得更勤。去井里挑水,浇地时挑粪,砌房子时挑砖、挑沙、挑石子、挑水泥,处处都离不开它。

  小时候,家里没通自来水,日常用水全靠一桶一桶从井里挑回来。离我家不远有一口井,人工井水供周边三十多户近百人的日常饮用水都靠它来供应。每天一大早,母亲把我从睡梦中唤醒,让我去挑水。刚开始时,由于力气小,加上还没有掌握挑担的技巧,我只能挑半桶水,一步一趔趄地晃荡着挑回家,后来才慢慢能够挑动大半桶水,再后来,满桶的水也不在话下了。

  家里的活、地里的活忙完,就要忙下田的活了,这时候就要用到禾杠了。

  禾杠是乡村农民的又一重要生产工具。村里家家户户烧柴火做饭,到沟渠上砍柴都要用到禾杠。禾杠看起来十分普通,制作也很简单,一根碗口粗的毛竹,截成两米长短,两头削尖,便于插入捆好的柴里。

  农家人对于农具是极为爱惜的。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们去很远的沟壑上砍柴,回来走到半途时,捆好的柴散开了,捆了半天也捆不起来,眼看天色渐晚,我只好把柴连同禾杠一起扔在路边。到家后,母亲埋怨我说,柴捆不好就不要了,关系不大,但不应该把禾杠扔到外面。为此,母亲不顾天黑,跑了大老远的路把禾杠和柴担了回来。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那时候我觉得辛苦砍来的柴是最重要的,没想到在母亲心中,农具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时候都不能随意丢弃和损坏。

  如今,老家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顺利摘除了贫困帽子,农村的建设日新月异,面貌焕然一新。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又从家门口延伸到了田间地头。适合梯田耕作的小型农耕机器大范围普及开来,农民再也不需要挑着沉重的担子穿越田埂、长途跋涉了。他们正脚步轻盈地奔走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大路上。(王帅 史小军 谢峰)

推荐阅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