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末至2012年夏, 6台百万千瓦级
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从中国一重大连核电装备制造基地陆续启航,驶向红沿河、方家山、福清等
核电站。其中,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压力容器。
今年7月15日,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上海电气重型机器厂核电大型锻件项目通过国家级专家组鉴定,该厂研制的高温气冷核电堆核电锻件实现首台突破;AP1000核电大锻件在国内率先成套。专家组给出的意见是,各项研究成果和性能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用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吕亚臣的话来说就是,“核电大锻件项目突破后,意味着上海补上最难的一块‘拼图’,率先形成完整的核电装备制造能力。”
自2006年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后,装备业的国产化便呈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这期间,核电装备业佳绩频出,大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其间也不乏无奈和尴尬。
“现在我们有很大的困惑,一方面是我们看到了国内较好的市场前景,而另一方面是给我们的机会越来越少。没有适当的平台,用户又一味地追求国外产品,使得我们的国产化步伐越走越慢。”不久前,记者走访了西安核仪器厂,该厂厂长齐梅在表达出推进核装备国产化热情的同时,也流露出些许无奈。事实上,一直以来,装备国产化在我国的推进并非顺风顺水,核电装备国产化作为组成部分,同样难以独善其身。那么,这其中的症结在哪里?
“首台首套”的无奈
不难发现,一直以来,在我国一些高、精、尖项目中,用户更偏爱国外设备而冷淡国产设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内企业没有相关业绩。近年来,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后,开发出许多新产品,但往往因为没有“依托工程”而得不到验证,国内用户则以没有运行业绩为由,剥夺其进入市场的资格。
“推进装备制造业国产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给国内企业一个机会,一个能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一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些用户往往以国产设备没有工程业绩为由拒绝采用国产设备,就是说你的产品以前没有成功的案例,那我为什么给你这个资格,你这“首台首套”出了问题,谁负得起责任?
但“没有平台,我们又如何将‘首套首台’变成业绩呢?”齐梅对于核电装备国产化的现状备感无奈。对于当下 “没有业绩就没有平台,而没有平台就没有业绩”的怪圈现象,装备企业可以说有着强烈的共鸣。
“我们最担心,由于过分相信国外产品和对国内产品企业的排斥,国内企业施展能力的舞台会越来越小,可以作为入市资格的经验、业绩越来越少。” 国内一家变压器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说。
这一现象由来已久,当年在大型冶金装备,尤其是国内技术已较为成熟的冷、热连轧设备的招标采购上,国内企业就总是遭遇“冷落”。“本来决定面向国内采购的设备,最后还是选择了洋设备。”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代表曾抱怨说。当初,首钢的2250毫米热连轧生产线准备采购时,曾大力宣扬要搞国产化,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对国内制造企业的要求却很苛刻。在与国内企业谈判一年半之久后,首钢最终还是选择了“洋婚”。
“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始,都有个第一次,不给国内企业第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国内企业的业绩将永远是零。”一位业内人士说,推进我国装备国产化,需要包括用户和装备制造企业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火’不能只由制造部门自己来烧,用户部门应该‘添火’、‘加油’,而不应‘压火’、‘灭火’”。
投标中的尴尬
近年来,我国许多重大工程,包括核电装备的设备采购,都采取招投标的方法,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国内装备企业而言却并非如此。因为一些招标中要求竞标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业绩。也就是说,企业要有制造过此类产品的经验。于是,一些国内装备企业就被挡在了门外。国内企业总是遭遇乘兴而来、失望而归的尴尬。
同时,现在有一种心态,就是对国外的企业比较宽容,而对国内的企业较为苛刻。国家能源局科技与重大装备技术司有关人士曾分析说。如果一家企业需要购买的装备功率在30万千瓦,而国外一家企业只做过25万千瓦的此类设备,就有可能获得供货合同,而换作国内的企业,“那可就难了” 。分析这种内外有别的心态,有关人士说,从政治上讲,买国产的东西,一旦出现问题要承担相应责任,而买国外产品就会避免,他们会说,你看,连国外的都不行!这就是说谁都不愿意承担国产化的风险。
抱着这种心态,招标过程中,除了直接拒绝国产设备投标外,即使允许国产设备投标,但歧视国产设备的现象严重,其形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一位专门研究过此类问题的专家把这些歧视性规定总结为以下三种:
一是技术评标淘汰法。将评标过程分为技术评标和商务评标两个环节,只有在技术评标环节进入前三名的投标方才能进入商务评标环节。而技术评标条款中规定: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得75~100分,国产品牌的产品可得45~75分。这样的规定使得国产品牌根本无法进入下一阶段的商务评标环节。
二是定档评标淘汰法。招标文件评标细则明确规定,评标委员会的每位专家将投标产品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好档得75~100分,中档得45~75分,而差档最多得45分。一般而言,进入好档的产品大都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品牌,国产品牌最多被列入“中档”。评标条款还进一步规定:“综合得分低于75分的产品,没有资格进入价格评审。”这样的评标细则实际上是把国产品牌排斥在了门外。
三是技术商务综合评标法。比如评标条款规定:“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得满分,组装产品相应扣分。”还规定,“产品的业绩得分按照同类产品的合同金额来记分”。这也使优质低价的自主品牌国产设备在综合得分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同样的情况,从曾一度引发人们关注的“北京规则”中就可见一斑。所谓“北京规则”,是北京市电力公司对北京市五环路以内电力项目建设投标过程中,对合格投标人的资质要求所做出的一项特别规定:投标人必须是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
这样一来,即便国内企业已经具备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也不低,也很难竞标成功。沈阳高压成套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曾参与了青藏铁路的GIS设备招标,总体价格比德国西门子低7900多万元,是国外设备投标总价的3/5,而且设备通过了国家级“CMA”型式试验(海拔5000米高原试验)。但最终,沈高成套的国产设备被废标,理由是沈高在投标产品分项报价中没有元件明细报价。
“并不是非要找国外产品的毛病,但我希望国内用户能够明白,不能总以没有业绩和技术落后为由,拒绝使用国产装备,在招投标过程中人为对国内企业设置歧视性门槛。”一位装备业专家对记者说。
月亮总是国外的圆?
那么,外国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月亮圆吗?考察过往的一些实例,却又并非如此。
当年,在三峡工程的一项变压器招标中,参与投标的沈阳变压器厂和天威保定变压器厂原本很有优势,因为其拥有良好的业绩:已有制造6 台该产品的经历,且设备运行良好。但最终落败于一家国外老牌在华企业,耐人寻味的是,该企业并没有独立的变压器的设计计算能力,需要在国外进行计算,结果产生了十分突出的质量问题,甚至造成隐患。
实际上,近年来屡次发生在日本、美国等大公司身上的产品召回事件也充分说明,盲目地迷信国外产品并非可取之道—— 外国的月亮并没有那么圆。
对于用户而言,希望购买的设备质量优良无可厚非。而国内企业在推进国产化的道路上也存在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否认其取得的国产化成绩,怀疑其国产化的一定水平,拒绝搭建平台,给予展现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作为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用户和装备业如同唇齿,存在紧密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若想做强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我国 “核电强国”之梦,加速推进核电装备制造业国产化进程,实现其自主化创新,是我国政府、制造企业和用户共同的责任与使命。(胡春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