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东京代代木公园见证了日本半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17万人在这里参加了“再见
核电站!10万人集会”的示威活动,这在“抗议文化”缺失的日本显得相当罕见。
核电在当下的日本已成为一个充满撕裂感的话题,野田内阁延续着日本政治精英忽略民意的传统,陆续重启了两座核电机组。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会像过去一样依赖核电,就在核电回归的同时,日本的可再生能源也迎来了新的曙光。
“紫阳花革命”愈演愈烈
16日的东京成了示威者的海洋。成群结队的示威者高喊各种反核口号,在代代木公园附近的街道来回游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成为本次集会的重要攻击目标,要求野田下台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诺奖作家大江健三郎、配乐大师坂本龙一、视觉艺术家奈良美智等日本知名人士的加入,使得整个示威活动更具号召力。组织方宣称,17万人参与了当天的大型集会活动,而他们发起的弃核请愿活动迄今已收集到740万个签名。
这只是近期日本汹涌反核浪潮的一个缩影。
自6月22日以来,日本的反核人士每周五晚都会自发聚集到首相官邸,抗议政府启动核电的决定。由于6月底是日本各地紫阳花盛开的季节,很多人携带着紫阳花参加抗议活动,因此日本舆论将这类反核集会活动统称为“紫阳花革命”。
事实上,日本的传统文化并不赞赏游行示威这样的自我表达方式,在日本社会的传统观念中,参与示威活动的人要么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不安分子,要么是恐怖分子。
这种印象来自上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和美国签署的安保条约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由此催生了多轮大规模抗议活动,不少骚乱分子携带自制汽油弹等与警察发生了激烈冲突,而现在的反核集会组织者并不希望这一幕重现。
参与“紫阳花革命”的不少日本人在接受外媒参访时都表示,今后并不愿跟他人谈起这些经历,以免让别人感到自己“有一点奇怪”。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组织者竭尽所能,塑造出一个“阳光有序”的集会活动。据《纽约时报》报道,组织者准备了各式各样的宣传册,内容极为细致,其中包括告诉示威者湿热天气应携带哪些物品以避免中暑、首次参加活动的性格腼腆人士应该注意什么等,而在“每周例行”的首相官邸抗议活动中,组织者还特别嘱咐示威者要积极配合当地警察工作,“晚上8点要准时回家”。
集会组织者之一蒲田雅之表示,抗议活动来得有些迟,但最终还是来了。“日本人向来不善于勇敢地站出来,我们更习惯容忍,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改变。”
《朝日新闻》说,在一个“抗议文化”缺失的国家,大规模反核集会却接连发生,这足以证明民众对核电的极度不信任。
示威者对于政府将福岛核事故发生的原因归咎于日本文化也颇感不满。本月初,日本国会事故调查委员会公布了福岛核事故的最终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将事故定性为“人祸”,但同时提出“深层次”原因在于日本的固有文化——强调服从、不愿质疑权威、团体主义、保守。日本民众认为这些说辞毫无现实意义,不过是为了转移视线。
减核但不弃核
法新社说,日本的政治精英通常表现得非常“顽固”,很少会因民意而改变原有计划。《金融时报》也说,相当一部分抗议者其实心里都很清楚,他们的抗议活动无法扭转政府重启核电的决定。
尽管野田佳彦在16日的电视节目中坦承,核电已成为一个“分裂国家的议题”,并强调他将“仔细聆听”民意,但持续一个月的“紫阳花革命”并未阻止大饭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分别于7月1日和18日重新启用。
“政府的表现就好像福岛核危机根本没有发生过。”日本上智大学教授中野浩一的观点在日本民间很具代表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将像过去一样依赖核电。
据日媒报道,日本将于8月公布内容大改的新版能源规划,目前政府方面正在就几个关键议题进行最后的斟酌,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日本的核电中期战略。
日本政府已就此列出3个方案:尽快全面弃核、2030年前将核电比例降至15%、2030年前将核电比例控制在20%至25%之间。日本国内舆论普遍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全面弃核相当不现实,政府终会选择“15%”。
事实上,与现行的能源规划相比,无论政府作出何种选择,未来日本的核电比例都将下降。日本现行的能源规划于2010年6月修订完成,它将核电列为日本未来能源战略的优先选项,提出到2030年将核电比例从目前的26%提高到50%。但全面弃核对于日本来说相当不现实,目前日本仍在努力从去年的灾难中走出来,但激增的非核电燃料进口费用正在延缓它的复苏步伐。
16日,日本政府在名古屋就此举行了第3轮听证会,听证会随机抽选了9位民众代表参加讨论,其中一名代表“恰好”是中部电力公司员工。这名声称是以“个人身份前来”的代表在会上大谈拥核的好处,并声称“没有任何人会因为
福岛核电站的辐射而死亡”。
而据美国斯坦福大学17日发布的报告,福岛核电事故最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导致至多1300人死亡和2500个癌症病例,但多数死亡和癌症病例仅限于日本。
这位核电运营商员工的发言随即在日本引发了巨大争议,很多人将其与一年前的另一桩丑闻事件相提并论,政府也被迫出面称,今后将修改听证制度,避免与听证会主题有关联的人员参会。
去年7月,为了重新启动旗下核电站,日本九州电力公司指使其员工冒充普通日本民众,在电视直播节目中发送电子邮件“要求重启核电”。之后这一捏造民意的做法遭到媒体曝光,九州电力乃至整个日本核电产业的信誉再遭重创。
路透社认为,围绕核电的一系列问题很可能导致日本年内继续上演换相肥皂剧。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反核示威,野田佳彦的支持率正在不断下滑,而在民主党内部,关于是否继续增加营业税以削减政府债务的讨论也正陷入僵局,党内政治力量的分裂日益明显,这些都将对野田内阁的未来构成不小威胁。
可再生能源悄然发力
7月1日,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恢复运转,不足2月的日本无核时代宣告结束,但这并非当天唯一值得关注的新闻。在重启核电的同时,日本的可再生能源也看到了新的曙光。
同样是在7月1日,日本开始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全量购入制度”(FIT),这是一项被业界寄予厚望的新政,对促进日本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FIT规定,自7月1日期,日本电力公司将有义务以固定价格全部收购家庭及民间企业投资所产生的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电力。
这项能源新政的背后蕴含着巨大商机,部分嗅觉敏锐的日企已有所行动。
软银总裁孙正义上月底宣布,公司未来将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业务,并提出到2014年新建11个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站,其中包括在北海道建设总装机20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如果得以实现,它将成为日本迄今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发电设施。
此外,日本的许多零售业巨头,如日本最大的电器连锁企业山田电器、便利店巨头罗森公司等,也纷纷加入可再生能源发电事业。
东京方面则希望FIT能够大幅促进日本的供电多元化,推动日本的能源产业向可再生电力转型。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估算,引入FIT制度后,2012财年仅太阳能电力的供应就将是现有的1.4倍,其中80%将由家庭卖给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