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了。”新疆中核天山铀业公司的许多管理人员在言谈中流露着压力,但语气却是肯定。该公司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一年多来,无论是成本管理、安全环保管理、生产管理、科技创新管理、项目管理,还是生产、物流、财务管理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天山铀业将管理提升工作与实现新疆铀矿大基地建设目标紧密相结合,比对标杆、力攻短板,将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专业化做为持续提升的长期目标,以项目管理为突破点,采取“对症下药”和全面提升同步推进的策略,达到规范项目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夯实生产基础的目的。通过唱响管理提升的“协奏曲”,公司及所属单位的管理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
规范项目建设,重谱“五音”
随着新疆大基地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作为建设重点内容的钻孔施工工作任务逐年增长,2013年,仅蒙其古尔原地浸出采铀一期工程,每年计划的钻孔工程量就达10万米,加之新疆气候条件限制,每年只有7个月的施工期,这就对钻孔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更细的要求。
如何在有限的施工周期内完成庞大的工程量成为了一道难题。“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提高管理效率。”天山铀业公司蒙其古尔工程建设指挥部通过分析对比研究,总结历年来经验,建立了《地浸钻孔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形成了施工队伍选择、施工计划管理、施工监督程序、考核与评价、验收与结算“五个标准管理”模块,重谱了规范项目建设的“五音”。
然而,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行之初并没得到施工单位的认可。“我们才是钻孔施工方面的行家,怎么能被这些条条框框捆住手脚?”来自施工单位的各种质疑声混成一片。为此,天山铀业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人员不停地进行讲解,直到施工单位接受。
在标准执行中,因严格执行监督检查程序,具有丰富钻孔施工经验的公司曾因设备老化不符合施工要求被一度停机,直到引进符合要求的设备才恢复施工;施工进度不达标的单位被停钻进行施工技术培训……各施工单位以考核良好的单位为“标杆”,对自身现状进行自查分析,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争当先进,不做末位。”渐渐地,每月考核成了各机台大比拼的舞台……从“将信将疑、姑且一试”到“不愿被罚,拒绝执行”再到“主动整改、争做先进”,施工单位完成了标准化执行过程后的完美转变。
从2013年5月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以来,在与2012年施工钻机数量相同情况下,施工进度提高了38.5%;优质孔率从0.86%提高至3.1%;往年钻孔施工中存在的废泥浆排放不规范、施工工器具散乱等安全环保突出问题,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从2013年3月18日至9月20日,蒙其古尔工程原计划完成10万米工程量,实际共完成钻孔工程量13.06万米。
优化管理流程,“琴瑟”齐奏
“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是管理提升活动的目的。为此,天山铀业公司从物资、财务入手,对这两项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实行集中管理,“琴瑟” 齐奏。
在物资集中采购方面,按照“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调剂”的原则,集中使用采购资金,减少采购环节和人员,降低物资配送次数,以实现资源共享,盘活闲置积压物资,降低采购总成本。截止11月末,天山铀业公司大宗原材料对比年初计划节约采购成本达300万元;节约物资配送成本4.38万元;盘活积压库存5.3万元,调拨利用积压工程树脂10.25吨,金额21.9万元。
该公司建立了集中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集中管理。天山铀业公司设立两个帐套,即生产帐套、项目帐套。公司所属的七三七、七三九、七三八厂、五一三试验队不再独立核算,各单位只能在公司建立的核算平台上录入会计核算信息,进行核算;同时,取消各矿点的银行账户,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这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还减少了财务数据汇总环节,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了财务的管控能力;资金运行过程管控得到加强,减少了资金运行风险;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水平,财务管理水平也明显提高。
夯实生产基础,“四声”同唱
生产管理提升是天山铀业公司稳定产能的关键。为持续推行精益生产管理,公司开展“四优化”活动,即优化劳动组织、优化生产工艺、优化技术经济指标、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四声”同唱,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天山铀业公司首先在用人制度上做起了文章,打破界限,公司及厂队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形成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机制;改革劳动用工制度,通过控制企业员工规模和调整人力资源结构,逐步建立了用工机制市场化、用工形式多样化、用工管理规范化的劳动用工体系。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打通管理、技术、技能三类人员的上升通道,启动技术、技能带头人管理机制,薪酬分配向管理、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针对生产工艺中影响和制约生产成本的关键参数、重要环节,建立了成本分级责任管控体系,汇总各生产单位历年成本,分析结果,提出成本控制指标。同时还优化了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管理流程。全公司共成立7个创新团队,对生产过程中的遇到的技术问题、成果等进行评审、诊断和鉴定,围绕降低金属损失率、提高水冶回收率开展了持续优化工作。2013年新增、修订了15类234项管理制度,做到“掌控、指导、服务”,“受控、规范、创新”,公司管理职责更加明晰,管理流程更加规范。(张莉 吉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