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核电政策» 正文

自主创新需要市场空间——核电自主化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4-03-13 | 来源:光明观察
日前第三代 核电招标揭晓,日系西屋公司和肖工程联合体中标53亿美元的合同,此前报道的是西屋公司将100%转让技术,而招标结果则成了"西屋电气将在未来15~20年内逐步向中国转让可用于更多 核电站建设的技术。"也就是说,以后要给日系西屋更多核电站建设的订单,才逐步转让技术,而在建成四座百万千瓦机组的过程中,转让多少技术,则只字未提。显然不是100%,因为那样不存在转让技术要15~20年的问题了。一般来说越晚转让的技术越是核心技术,这意味着中国想拿到AP1000的核心技术,恐怕要等20年。

关键是AP1000是一种未经验证的技术,在2013年投入运行后,还需要至少十年的商业运营的考验,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而中国第四代核电技术如果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完全有可能率先成为成熟的商用技术。

所以现在应该实现中国已成熟的核电技术的批量化生产,并加快高温气冷堆商用实验堆的建设,避免自主技术被边缘化。

另一个值得观察的数据是合同金额,一种说法是53亿美元,另一种说法是50-80亿美元。招标结果出来,应该公布合同金额,否则招标完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有等着“挨宰”了,80亿美元和53亿美元可是差了不少。最近的报道中,这个数字又变成了80亿美元,前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浮动”?

对日系公司掌握的美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虽然在确保我国核电工业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持开放的态度,但也不能做“冤大头”,据报道,虽然对AP1000技术西屋公司投入了5亿美元,进行了多年研究,设计理念先进,但连必要的实验验证都未做完,在全世界范围内更没有一座实际运营的实例,所以中国等于自己化大价钱在给日美发展新一代核电技术做实验场地,这当然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再漫天要价,技术转让则推到15年之后,这样的合同就很成问题。

核电,大飞机,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盾构设备等工业技术体系无一不面临市场问题。高速铁路和核电站,不是中国人造不造得出来的问题,而是让不让中国人自己造的问题。核电自主技术的境遇比高速机车的要好一些,二代改进型的自主技术被准予应用,这就为 中国核电工业技术留下了发展空间,而整个核电工业技术实力增强之后,又可为中国世界领先的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市场化打下基础。中国的高温气冷商用实验堆预计2010年可投入商业运营,2020年可成为成熟的技术,就市场空间来说,应该为中国先进的自主技术留充分的市场空间。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以引进技术来“挤压”自主技术的市场空间。在高铁领域,自主技术的市场空间竟被挤压到0%。

即使AP1000能在2013年投入试运行,按照国际上工业体系研发的常规,也还要经十年商用才能成熟,在此之前,应使自主技术成为发展我国核电工业的主力军。

核电自主化路在何方?虽然国外新技术不妨拿来“参考”,但对于我国核电工业,真正靠得住的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自主研发并加以产业化的道路。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policy/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 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