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戴波在提案中指出:“要加快优化电源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已具备开工条件的水电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加大
核电项目的开发。”就此,本报记者进行了专访。
记者: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治理雾霾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为什么您认为切实有效地治理雾霾,必须要优化调整电源结构?
戴波:据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家组发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引发城市有害雾霾的各种原因中,有害汽车尾气约占25%,燃煤排放(硫、硝、尘)约占20%。而在燃煤消费的重点能源领域,2013年全国火电装机达到8.62亿千瓦、占69.13%,发电用煤约19.2亿吨,占全国年产煤炭总量37亿吨的52%。
煤电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碳、硫、硝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污染严重,是造成雾霾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
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为此,加快优化电源结构,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是治理雾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迫切需要。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日益关注,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下大力气优化调整电源结构。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国电源结构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戴波:我国电源结构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火电比重过大。电力能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确保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适度超前发展。
随着核电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电成本不断降低,在世界发达国家迅速崛起。法国与立陶宛等国的核电占比高达80%;日本、德国和芬兰等国也基本达到30%以上,美国则以1亿千瓦左右的核电装机雄霸世界,而我国目前占比仅为1.2%。虽然日本遭受
福岛核电站严重泄漏事故的重大影响,而今年又将核电项目开发提上议程。由此可见,核电开发仍应予以高度重视。只要切实加强核电项目的安全保障措施,我国也应适当放开核电开发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大核电项目的开发规模。
记者: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戴波:能源结构调整的优先顺序应为:优先开发水电,放开核能开发,积极推进煤电洁净技术,鼓励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页岩气。
水电能源不仅清洁环保,而且可再生;水电工程开发不仅具有良好的发电效益,同时许多工程还具有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改善等综合效益。目前,世界上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全国电力供应的99.8%来自于水力发电,是世界上水电比重最高的国家,清洁的水电对挪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挪威也是全世界生态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在挪威,公众对水电的认可度较高,公众认可水电项目的原因在于,比起其他类型的发电站,水电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快已具备开工条件的水电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同时加快开展西藏境内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金沙江等主要流域的水电规划工作,争取在“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前开工建设一批骨干工程,在“十四五”全面发挥效益。
严格控制煤电开发进度,逐步降低煤电比重,大力推进清洁煤电技术,大幅提升煤电开发水平。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常规煤电项目开发的进度,逐步降低煤电比重;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天然气、煤层气的开发与应用,特别是燃气机组的技术研发与推广,不断提高清洁煤电的开发比重;同时,全面推进燃煤电厂的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有效控制和降低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加大风能、太阳能应用技术的提高,以最大限度提高发电质量和降低发电成本。
要重视和加大对页岩气等新清洁能源的勘探开采力度与应用研究,并力争在2020年前投入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常规燃煤火电机组,不断优化电力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