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激扬追逐梦想,催动奋进的脚步。现特摘登中核集团公司地矿事业部“十分精彩”青年演讲比赛演讲稿,展现中核地矿青年为实现中核梦而迈出的激情、创新、追梦步伐。
激情步伐
青藏高原的征程
2011年的一天,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七〇三地勘院接到全国重点成矿带遥感调查任务,需要深入青藏高原无人区作业。
青藏高原,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圣地,美丽的雪山、洁白的哈达、神秘的布达拉宫、矫健的藏羚羊……然而,工作区位于西藏阿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被视为“生命禁区”。
高原作业的难度常人根本无法想象。刚进入空气稀薄的工作区,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严重的高原反应接踵而至。爬五十米的山包,体能消耗如同在平原地区做百米冲刺,稍微剧烈的活动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再加上盛传的“高原肺水肿致死论”,一种令人窒息的恐惧感悄然蔓延。
面对困境,队员们没有退缩,凭借坚强的毅力,依靠氧气设备和抗高原反应药物,奋战在雪域高原。工作区条件艰苦,没有水,就去几公里外找;没有电,就用手电筒照明;没有床,就搭帐篷、钻睡袋。
西藏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艳阳高照,时而乌云翻滚,时而冰雪来袭,时而暴雨倾盆。在一次异常查证中,队员们刚行至半山腰,忽然遭遇一场冰雹雨,还没来得及拿出雨具,刹时就被淋了个透。这个异常区是整个工作区海拔最高的,如果这时候撤回,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而葡萄大的冰雹砸在伞面上“碰碰”作响,阵阵冷风吹来,冻得大家瑟瑟发抖,如果在高原感冒,是会有生命危险的。怎么办?是退,还是进?内心的坚持战胜了恐惧。他们拧干衣服,相互鼓励,五步一停、十步一歇……经过2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海拔5670米的异常区……
这只是中核人奉献青春的冰山一角,而这些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中核人,并没有把他们荡气回肠的奋斗史诗记录下来,也没有走上前台请功受奖。有的只是多年如一日的忘我奉献!他们甘于清苦,甘于寂寞,甘于终身奉献卫祖国、扬国威的核事业!(航测遥感中心 侯博伟)
当年轻遇上大山
作为一名基层的核工业战士、一名普通的核地质工作者,我来自一个年轻而又优秀的集体:“湖南省汝城县秀才洞地区铀矿预查项目组。”项目组共有八名成员,平均年龄不到27岁。项目组刚刚成立的时候,年轻的队伍就遇到了考验:工作区环境恶劣,山高林密,极端天气多,历史工作程度也极为有限,一切困难都需要面对。当年轻遇见了大山,项目组没有退却,大家翻阅大量文献、参考资料,走访有经验的专家、前辈,在学习中迫使自身迅速成长。
2011年2月10日,农历庚寅年正月初八,当神州大地还沉浸在浓浓的年味当中,当山中的积雪还未融化,项目组成员就来到工作区进行实地踏勘:查找构造、修编图件、完善设计,一切都力求做到完美。天寒地冻里,项目组人员跋山涉水,在步履维艰中,项目组迈向成功!
项目组成立三年多来,找矿成果丰硕。到2012年8月,这些年轻人仅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三年的找矿任务,部分成果在全国乃至世界核地质领域都是名列前茅!2011年以前,工作区仅有上世纪中期圈定的两个矿点。时至今日,在项目组人员汗水洒过的地方,矿带像一条条巨龙盘旋在地图之上,最长的矿带长达数公里,矿带的厚度和品位也极为可观。项目组因此多次获得地矿事业部和中核集团公司的嘉奖,也得到了许多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赞扬。
新一代核工业人正在为工作燃烧青春,默默奉献!(二三〇研究所 颜越)
为爱坚强——一个核地质找矿人妻子的告白
作为一名普通的核地质工作者,我从事的是化学分析测试工作。而我的丈夫,从事的是野外找矿工作。尽管岗位不同,但是我们心中“为核地质献身”的信念同样热情而质朴。身为“80后”,我们不追西装革履的时髦,不赶韩日潮流的前卫,不图一杯清茶的安逸,不慕权力地位的尊贵,始终奋战在核地矿一线,谱写着地质工作者的奉献乐章。
还记得当时我和爱人结婚的时候,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选择一名地质找矿人员作为终身伴侣?是啊,选择了找矿人,就意味着选择了吃苦,选择了艰辛,选择了一条充满坎坷的爱情之旅。可是,当我渐渐了解了丈夫的工作,就读懂了他的内心追求,一名核地质人的追求,并由衷的心生爱慕。
丈夫负责的项目在小兴安岭林区,深山林区几乎与外界隔绝,植被覆盖茂密,遍地沼泽,寸步难行,跋涉一天下来,脚在泥浆里泡得发麻发肿,可他从没叫过一声苦;林区里蚊虫肆虐,蜱虫叮咬几次让他差点患上森林脑炎,可他从没喊过一声疼;野兽时常出没,钻机旁常有黑熊对他虎视眈眈,可他从没说过一次怕,面对这样的恐惧,他依然选择默默坚守,在那荆棘与荒草中放飞自己无悔的青春。
丈夫常年在外,以深山老林、万壁荒漠为家,而身在家中的我,没有了丈夫的陪伴,备感孤单、无助。我多么希望丈夫能多陪在我和腹中宝宝的身边啊!每一次孕检都是我最不愿经历的。记得我怀孕六个月做孕检时,看见别的孕妇都有丈夫忙前忙后地排队,而我只能自己拖着笨重的身体蹒跚在人群中,心里不由得泛起阵阵酸楚。也许有人会问,有过抱怨吗?说实话曾有过。可是当看见丈夫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无悔地坚守、奉献,我怎能不被感动,又怎能不让自己坚强?
每天,当我挤公交车上下班时,爱人都准时打电话询问“你和宝宝都安全到达了吗?”每天晚上,他在结束繁忙的工作后也会关切询问“宝宝今天乖吗?小淘气有没有听妈妈的话啊?”
每每想起这些,我都会对宝宝说:“宝宝,我们不能怪爸爸,爸爸虽然身在异地不能时常陪在我们身边,可是他的心却无时无刻不挂念着我们。”
作为一名地质人的妻子我是骄傲的,因为我的丈夫在事业上是有热情、有责任,在家庭中是有担当、有爱的人!(二四〇研究所 王雪)
创新步伐
青春与改革同行
二〇八大队在发展的历程中,尽管只是核工业数十万大军中的一个小集体,但是也为核事业的辉煌添加了史诗般的注脚。多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巴音戈壁三大盆地取得的重大找矿成果,至今仍是祖国战略核威慑力量的后备源泉。但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涉核领域的逐步开放,提醒我们不能沉睡在过去的成绩里固步自封,需要不断去正视与国际化、现代化核地质队伍的差距,更要去充分认识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名普通的核地质工作者,这个集体赋予我的不仅是一名员工应有的责任,更多的是核工业的精神和力量。我有义务做好每一份工作,更有责任去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行为助力单位的改革。
首先,应争当地矿改革从我做起的先锋。改革,就要求我们始终把个人的抱负与核地质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用敢于探索、勇于求变的思维去推动改革的发展。其次,要从小处着手、以细微见成效。我相信,像对待我们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我们的工作,用爱惜孩子一样的热情去呵护我们的岗位,即使再简单的工作也能出现新的亮点,再繁杂的工作也能绽放出青春的活力,这些都是我们在为改革助力,为人生喝彩。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时代呼唤青年,核地质需要青年。在这个包容和信任的舞台上,让青春与改革共舞,让梦想和事业同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会见证中核地矿的“三大突破”,用我们的力量助推“中核梦”实现!(二〇八大队 刘征寰)
“小争”与“老等”
杨毅:大家好!我们来自金安铀业公司的青年员工,算起来应该是铀矿山的第三代。他叫胡明宝,我叫杨毅。
胡明宝:大家好!杨毅同志不太友好,给咱起了个绰号叫“老等”,因为他说我的心里有“等、靠、要”的思想。咱也不客气,给他起个绰号叫“小争”,因为他的心里有“争、创、抢”的思想。
杨毅:那天他来到我家,于是我们就有了一场这样的对话……
“小争”:怎么啦?垂头丧气的?
“老等”:唉,别提了。刚送两个小伙伴上车。他们辞职了。
“小争”:嗨,别烦恼了。人各有志嘛。咱们不是还在这里吗?
“老等”:公司近两年可不景气了。说是人员多,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咱金安公司可是有56年历史的老国企,国家和集团公司应该给优惠政策、给投资。我们的前辈不都是靠国家、靠组织,才过上了无忧无虑的日子吗?矿山的第二代上学低收费,全家住房免费、医疗免费。生活过不下去了,我们可以向组织、向单位要补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小争”:看你年纪轻轻的,怎么满脑子的“等、靠、要”思想。我可不敢苟同您的观点。
“老等”:你就会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你知道不知道,现如今天然铀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天然铀价格大幅降低,成本压力逐渐增大,国内天然铀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我们不“等、靠、要”,又能怎么办?路在何方?
“小争”: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那就是要改革和创新。咱们公司总经理就在一次大会上大声疾呼:“改革是逼出来的,干部是干出来的,钱是赚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控制人员规模,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进步,坚定不移地降本增效,就能实现金安公司的调整改革、转型升级。”
“老等”:呵呵,听上去挺振奋人心的。可是改革和创新谈何容易?
“小争”:你的父辈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铀矿山保军转民第二次创业吧?
“老等”:当然经历过。父辈那时可真难过呀,下岗、分流,一大家子都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但通过改革,企业有了发展,大家的生活也逐渐改善。
“小争”:如今又适逢矿山的第三次创业。我们矿山第三代要坚信:踏平坎坷成大道!走过去,前方就是广阔天地!
“老等”:说得好激昂啊!
“小争”:光能说还不行,我们青年人还得同矿山第二代和衷共济、同心同德地一起干,只有“争、创、抢”——“争先、创先、抢先”,咱们的老矿山才能焕发第二春。(金安铀业公司 杨毅 胡明宝)
追梦步伐
三代人的对话
孙子:爷爷,记得小时候,您曾对我说,地矿人是带着梦想“出生”的。爷爷,那当时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爷爷: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帝国主义虎视眈眈,我们第一代核地矿人的梦想就是 “我们要拥有自己的原子弹”,让中国人直起腰杆、挺起胸膛!
孙子:爸爸,那你们那一代人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爸爸:七十年代末,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为第二代核地矿人,我们的梦想就是要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让中华民族繁荣富强!
爷爷、爸爸:孩子,作为第三代核地矿人,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孙子:我们是“80后”,作为第三代核地矿人拥有更高、更强的梦想:为实现“做优做强,世界一流”的中核梦,以激情、智慧和力量,驾起时代之舟,扬帆远航!(二一六大队 杜晖)
责任·奉献
男:或许,人总会为某一段往事而感怀,会被某一个意想不到的画面所震撼!2013年1月11日晚上9点30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1100多名二七二人的心跌到了谷底。在身边人的脸上,我看到了纠结、看到了泪水,一种痛彻心扉的情绪开始蔓延,那份痛心,无以言表。一颗颗冰冷的心,痛定思痛。我们没有被困难击垮,我们没有向灾祸屈服。生产,生产,生产!每一个干部员工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为二七二、为未来努力拼搏的态度。
女:记得,那是2013年的盛夏八月,雁城衡阳的日均气温已超过38℃,地表气温甚至高达40℃。可是纯化的兄弟姐妹们依然穿着厚实的防酸工作服,在现场奔忙着、奋斗着。当我看到检修工,从抢修煅烧炉的现场撤下来,摘下口罩,只能看见一张嘴巴时;当我看到溶解投料的同事,因肾结石疼痛得弯下腰,仍不肯离开岗位时;当我看到投片碱的兄弟,戴着所谓的‘猪鼻子’口罩,手上脚上被烧出一道道伤痕时,泪水模糊了眼眶。虽然我只是一个才来一个多月的新员工,但刹那间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奉献!
男:或许,我们不能否认时光和年轮的印记,在今后的某一天,它也会带走原本属于我们的青春和梦想。那么,当我们白发渐生,当我们蹒跚得走不动路时,还能记得什么?还能记得什么?
女:也许,我们唯一能够铭记的就是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曾与二七二相依、相伴、相融,在二七二温暖的怀抱里我们终于懂得了“奉献、责任、使命”这三个词的真正含义。
男:我庆幸工作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纯化新线投产,三代二七二人梦中的转化线即将上马,改革的巨舰扬帆起航。
女:我感恩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幸福钟声敲响,一幅幅绚烂多姿的画卷扑面而来,发展的步伐大步向前。(二七二铀业公司 刘宇 郭苏)
响当当的男子汉
2011年的夏天,我来到核工业二四三大队。当我背负着理想的行囊踏进工作区时,心里充满了失落感。几年的求学生涯,使我已经习惯了都市里的繁华与喧嚣,而眼前的这一幅幅平静却又有些荒凉的画面,和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有着太大的差别。当我拿起电话准备向父母向朋友抱怨的时候,刚刚下山的同事回来了,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幕,漫山的碧翠前三五成群的身影,一张张沧桑的面孔却带着明朗又富有感染力的笑容,那发自内心的充实和满足的笑声突然地打动了我。我不禁产生了疑惑: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有着这样的心态。我下意识把电话收起,带着这个疑问慢慢地融入了那个小小的集体,寻找答案。
第一次出野外的时候,我内心极其复杂,既害怕自己经验不足拖全队人后腿,又担心条件太艰苦自己不能忍受,但终究我出发了,而且这一去就是半年。半年的野外生活,我经历过滑落山坡的危险、体会过“发现新大陆”的狂喜、品尝过了旷野中独自一人的孤单寂寞。半年来,我早已经习惯了钻机不分昼夜嗡嗡的轰鸣,习惯了空旷山里曼延的鸟语花香,习惯了听老同志讲着他们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点点滴滴中,我心里的疑惑也慢慢地解开了,他们的微笑正是因为心中有付出,有担当,有对家庭、对核工业这个大集体的责任感,有同事间的关心、帮助,有来自领导的厚爱和信任,当然,还有为了助推中核梦、助力中国梦而甘愿付出的坚定信念!所有的这些让我们能在野外单调的工作生活中感受到希望、感觉到快乐。(二四三大队 赵博)
充实无悔的青春记忆
铀矿山企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物资匮乏。铁打的矿山,流水的人呐,多少人曾爱慕矿山响亮的名号,带着满腔热血而来,有多少人承受不住岁月无情的变迁,来了又走。我歌颂为铀矿山奉献一生的老一辈,我敬佩为矿山改革创新的新一代,我骄傲我是一名铀矿冶人。辛苦一点怕什么?我们不能在吃苦的年纪追求安逸的生活。青春的枝头只有挂满梦想的花朵,才能收获人生的金秋。我们要有敢于吃苦、敢于推陈出新的气魄,把目光从个人的小天地中挣脱出来,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结合起来,为自己留下“充实无悔的青春记忆”。青春就在当下,梦想就在前方,路就在脚下。(金宏铀业公司 刘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