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建的核电项目堆型会不会又要做选择题?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5月29日在第十届中国核能国际大会上表示,包括AP1000、EPR及“华龙一号”在内的三代核电技术将成为未来我国核电发展的主流。而目前AP1000依托项目因各种原因出现工期推迟状况,影响了后续工程开工。所以,要打破裹足不前的僵局,必需创新思维,在压水堆统一技术路线下,鼓励和推进多种机型并行发展。
徐玉明认为,新建核电机组的技术路线选择,是我国要实现2020年核电规划目标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信息显示,截至5月14日,我国在役、在建核电机组共计48台,总装机容量约4800万千瓦。其中,已投入商运的20台,装机1800万千瓦。按最新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在运机组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以此计算,从现在到2020年要新建4000万千瓦,即每年平均开工5-6台核电机组。
就2020年以前新建机组及技术选择,徐玉明给出的预测是:AP1000机组大约新建16-24台,包括三门二期和海阳二期、陆丰核电一期、徐大堡核电、桃花江核电、咸宁核电、彭泽核电及白龙核电;CAP1400机组新建2台,位于石岛湾;新建2-4台CPR1000机组,即红沿河5号和6号机组、宁德核电5号和6号机组;新建2-4台“华龙一号”机组,包括福清核电5号和6号、防城港核电3和4号;新建AES-91核电2-4台,即田湾核电5-8号机组。此外,新项目还有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台山EPR核电3号和4号机组、CPR600机型的昌江核电3号和4号机组。
按照上述预测,AP1000机组占多数,但目前业界普遍担心AP1000示范工程的进度会否影响后续批量化项目建设的推进。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日前在第四届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透露,截至2014 年3月20日,AP1000依托项目4台机组已累计完成所有124个里程碑节点中的65个重大里程碑节点。
另据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斌也在上述核能国际大会上表示,三门核电1号机组计划于今年11月进行冷试,2015年年底并网发电,海阳核电1号机组计划2015年1月进行冷试,2016年上半年并网发电。
信息显示,AP1000国内依托项目原定于2013年实现发电目标,而最新的计划比2013年推迟至少两年。但包括徐大堡核电一期、陆丰核电一期在内的后续AP1000项目已在今年开工的规划内。
“从理念上说,AP1000设计是先进的,但由于缺乏工程验证,设计开发与设备研制没有同步进行,设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造成建设过程中设计文件一再修改,至今未能完全固化。”徐玉明表示,“AP1000设计对设备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特别是非能动技术必需的屏蔽泵、爆破阀等关键设备制造难度很大,实验验证至今没有过关,严重影响了后续工程开工。”
徐玉明认为,可以考虑支持和鼓励中核和中广核联合研发的“华龙一号”,或者在已有核电基地扩建若干台进一步改进的“二代加”机组,这对于释放中国制造企业的产能,保持核电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造成AP1000示范项目工期延误的各种原因,郑明光认为应该有相应的对策,即抓好设计自主化与设备国产化,所有CAP设备工程样机研制基本完成;关键设备都有两家以上厂家参与研制、生产制造,控制工程风险;完成CAP1000标准设计,将降低设计的不确定度;能源局抓标准设计推广与升级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他还透露,将出台的 《核电厂核岛工程标准设计及技术创新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新建核电项目原则上应采用标准设计,真正统一我国核电技术路线。
“国内后续的AP1000项目中,标准设计推广是国家统一技术路线的模式。”郑明光说。
对于AP1000及CAP系列机型的未来,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在“2014年三代核电AP/CAP合格供应商年会”上公开表示,中国重启核电建设的政策已明朗,AP/CAP是主导机型,未来中国将是AP/CAP核电技术的最大市场,也是AP/CAP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
“对中国核电而言,实现安全、有序和稳妥的发展是关键,代际、技术路线、堆型的争论都要考虑到国家利益、考虑到核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如何选择、如何规划,决策者和执行者都要有清晰的认识。”一位资深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