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国内核电» 正文

李克强访欧四大关键词:民用核电最具走出去潜力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4-06-23 | 来源:北京商报

昨日上午,李克强总理结束欧洲两国之行回到北京。在过去六天时间里,李克强参加了中英总理年度会晤,并正式访问英国和希腊。全程参加30多场活动,与两国领导人见证数十份合作协议的签署,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两国关系发展。这与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访欧相呼应,彰显了中国对欧洲的高度重视。与以往出访类似,李克强成为中国高铁和核电的“总理推销员”,此次又在人民币国际化和港口合作上取得突破。围绕李克强访欧的这四大关键词可以看出,中欧关系正在快速进入“远交蜜月”,并且经济合作的范畴更趋高附加值。

人民币

有望扩大欧洲人民币资金池

在李克强访英期间,中英在加强金融货币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尤其是中国央行随后宣布了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的直接交易。此举意味着英镑成为了继美元、日元、澳元和纽币之后第五个可以和人民币实现直接兑换的货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以伦敦为中心搭建一个人民币的清算网络,借助伦敦的时区优势,人民币就能在欧洲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更加便捷地去运行。

大华银行经济财政研究部在发给北京商报记者的研报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允许人民币在西部时区内进行收支,这会让它成为进出口商首选的币种之一。

这些观点并不是没有根据,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报告,2013年全球平均每日外汇交易量为5.3万亿美元,而伦敦一个城市就占据了其中的41%。而且据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透露,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大约2/3的人民币支付发生在伦敦,央行此次把伦敦作为一个开放人民币交易的重要据点,自然有它的用意。

就在李克强访英期间,中国同英国签订了价值超过140亿英镑的贸易协议,这也引发了人民币在伦敦市场的强势启动。大华银行就认为,这将极大地稳固人民币在伦敦银行的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还授权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担任在伦敦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这在星展银行经济师周洪礼看来十分必要,毕竟此前欧洲一直依赖于香港的金融网络来执行人民币清算业务。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数据显示,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跨境贸易结算占离岸人民币结算总量的10%,而90%为“纯离岸”业务。

在周洪礼看来,未来应该会成立更多的清算中心,而海外市场对人民币的强劲需求也会拉动全球人民币业务的增长。但大华银行经济财政研究部也指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肯定会越做越大,但这也意味着现有的人民币结算中心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所以它们需要在网络、效率以及创新等方面思考如何去保持领先。

高铁

总理打开企业合作之门

素有“中国高铁超级推销员”之称的李克强,此次访英期间,中英着重讨论了双方加强高铁等领域的合作。从泰国到中东欧,再到非洲、英国,统计资料显示,李克强就任后五次出访四次提及高铁,“高铁”俨然已成为中国外交新名片。据悉,早在2009年,在我国确定的周边三条高铁规划战略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中,两条都辐射到欧洲。

不过,中英高层之间在高铁方面的互通往来尤为值得一提。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英国首相卡梅伦去年访华在会晤李克强和上海演讲时两次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在英国的高铁项目投资”,并期待乘坐中国高铁,而且面对卡梅伦赠送中国领导人礼物,李克强回赠的礼物中就包括“高铁模型”。今年初,英国政府政策内阁部长奥利弗·莱特温专程来京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共同发布了《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指南(2014版)》,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直言,“高铁、核电很可能成为双方投资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中国英国商会主席博杨日前也进一步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2013年中英双边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增幅达14.7%,预计今年增幅将达到15%-20%,而高铁等领域则为双边贸易额创新高的潜力领域。

中国外交部日前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指出,双方同意促进在彼此市场关于轨道交通(包括高铁)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装备供应和设施维护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据当地媒体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有望直接出资建设英国高铁HS2与核电站项目。

“英国的高铁数量目前还比较少,需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高铁建设的材料和技术方面优势突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贸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张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双方合作需求具有互补性,潜力较大。

据悉,英国目前仅有一条2003年开通的国内首条跨国线路高铁(HS1),直至近十年后,2012年卡梅伦政府才宣布启动英国的第二条高铁(HS2)项目,HS2线路从英国南部的伦敦到中部的伯明翰,再从伯明翰一分为二至北部城市利兹和曼彻斯特,总长525公里,预计2026年动工,2033年完成。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从当地媒体了解到,HS2将主要以英国纳税人的资金建设,中方提供的资金也只能投资沿线的外围项目,这显然与中资进入当地高铁参与主体工程建设的目标相去甚远。

“由于英方并非由政府主导建设高铁而是由民间运营机构主导,这就导致在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时面临股权项目占比所带来的利益分成和投资回报问题。”张莉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道,其实英国在高铁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市场,但由于双方企业了解有限,英国当地包括一些其他发达国家并不十分认同、承认中国的高铁,对中国的部分企业的印象仍旧停留在过去的无序、恶性竞争的层面上。仅通过总理的一次出访当然无法对中国高铁走出去产生实质性的促推作用,但重要的是总理出访起到打开双方企业合作之门的作用。“中国企业可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先从外围合作提供资金、技术开始,随着了解的深入以及信任度的增强,逐步深入到股权层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的过程。”

的确,除了本月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生产的EMU电动车组世界杯期间正式在巴西投入运营之外,其实中国高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运营模式、国际标准等诸多水土不服问题待解。

当前,我国国内高铁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高负债及低人力成本的建造和运营模式,然而走出国门后,技术标准、建造位置、劳工政策乃至关税等一切都处于商业运营环境中,这意味着项目亏损风险的增加。

张莉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由于我国目前没有针对大型项目融资的专项资金融资政策出台,尤其是面临非洲这样相对政治风险大、资金回报率相对缓慢的项目的相关融资政策,导致很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面临国内融资难也面临国外政府保护资金准入所导致的融资门槛高的双重融资问题。“中国高铁走出去应该有耐心,需要缓步慎重,应避免重蹈‘光伏’覆辙。”

核电

民用核电最具走出去潜力

本次李克强访问英国期间,核电站更是成为诸多经贸大单中不可忽视的亮点。双方共同发表的民用核能合作联合声明指出,双方欢迎对方企业参与本国的民用核电建设。英方欢迎中方积极投资参与建设英国新核电项目,对中国公司在符合英国独立监管机构严格标准的条件下有望在英国主导开发核电站及使用中国反应堆技术持开放态度。双方认为通过建立伙伴关系的方式在英投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英国核能市场发展机遇,并欢迎签署关于加强核工业燃料循环产业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愿就核废物处理、核电站退役等加强合作。

也就在当日,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英国办事处在伦敦揭牌成立,与此同时,中广核在英国还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核电工程支持、设备组件和系统供应、供应链管理及仪表与控制系统技术等领域探索可能的合作机会,旨在在中国、英国及其他海外市场民用核能领域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

如果说中英高铁走出去尚待迈出坚实的步伐,那么核电则已相对小有成绩。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去年访华期间,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就在英国投资修建欣克利角C核电站签署了投资合作兴趣函。而就在今年3月,在习近平主席和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共同见证下,中广核与法国电力进一步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工业合作原则协议(ICP)。

“中法合作在英建设核电站就是一个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的典型案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冯仲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法国是核电使用率最高的国家,技术也非常先进,加上中国的资金,正好符合英国核电站老旧有待更新升级的现状,当然也利于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卡梅伦对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修建表示支持和欢迎,称该项目将为英国提供2.5万个就业岗位,也标志着英国进入新一代核电技术时代,该核电站将为确保英国未来长期稳定的能源使用提供保障。

据悉,目前英国共有14个商业运行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48GW,核电占全国总电力的25%。统计称英国核电能减少全国7%-14%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实就像高铁建设最初借鉴德国、日本技术,中国核电站最初也是从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进口,但现在在这两个领域都有了自己独立的技术,就需要让外部了解,这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国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称。

多年从事能源研究的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更是向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透露,我国核电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仍然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的出口领域还是空白。

据悉,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出口商用核电站,以及我国最大的高科技成套出口项目,1991年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签订合同在巴承建30万千瓦的恰希玛核电站(一期),成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经典案例,近年来中广核也与罗马尼亚达成合作开发切尔纳沃德核电站3、4号机组意向,中核也参与了阿根廷核电项目投标。

“中国公司有望在英国主导开发核电站可以说是一个突破性的转变,意味着中国企业一旦在接下来的英国核电竞标中成功,将主导其核电站投资建设。”林伯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国在核电站设备施工方面具有成本竞争优势,如果能够在接下来竞标中成功夺标并主导建设,意味着我国将有更多走入其他发达国家核电站建设甚至主导的机会,成为与其他国家合作的范本。

港口

中希拟合力打造港口经济

6月20日,李克强在希腊总理萨马拉斯陪同下来到位于雅典东南的比雷埃夫斯港码头,共同按下按钮,一辆满载华为和中兴货物的联合专列火车启程开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第一大港口,被称为“欧洲的南大门”。从中国的沿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经地中海到达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国到欧洲最短的航运距离。2008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或“中远集团”)获得了比雷埃夫斯港2、3号码头35年的特许经营权。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得欧洲大型港口长期特许经营权。

李克强6月20日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上表示,“中远比雷埃夫斯港项目已成为中希乃至中欧务实合作的典范。我们将继续鼓励双方企业加大投入,共同将其打造成地中海一流港口,使之成为中国通往欧洲的重要门户”。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比港是东地中海重要港口,其辐射范围包括欧洲和非洲,中国积极加大对比港的投入,对于加深中国与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地区的经贸合作有重要意义。此外,将经营权和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助于减少对北欧、西欧地区其他港口和航线的依赖性,降低了中国企业的海运风险。

目前,比雷埃夫斯港1号码头仍归希腊国有的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经营,但已列入希腊政府的国资私有化名单,此前中远已对接手1号码头表达了兴趣,且在第一轮筛选审查中顺利通过。在业内专家看来,李克强此次强调“继续鼓励双方企业加大投入”,也是为了帮助中远参与1号码头的竞争。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强还提出,规划围绕比港发展修船业、船舶制造业,并从比港开始逐步改造从希腊通向欧洲腹地的铁路干线,努力把比港建设成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港口。

“如果没有交通便利的腹地作为支撑,那么比港就会变成一个‘孤港’。加强铁路改造,推动海铁联运,才能长远地保障港口经济的繁荣。”白明表示。

近年来,以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等为首的一些大型国企积极进军码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建设港口,这也成为中国国有资本境外投资的一个新亮点。在白明看来,中国企业大举进军码头业看起来只是商业行为,但背后肯定有国家战略的推动。“当前,陆地经济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港口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大的潜力,未来港口将成为各国间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news/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 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