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应急演习的现状
核事故不同于火灾、水灾或其他工业灾害等常见事故,没有太多的实战机会去检验核应急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核事故应急演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核事故应急演习,就是以假设某核设施事故的情景或源项为背景,根据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要求,编制演习计划、方案及操作程序,启动部分或全部应急组织,有时需要在社会公众的配合下进行的模拟核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核事故应急演习是现阶段核事故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核事故应急响应及其救援行动水平的检验、完善与深化的过程。所以,应急演习的质量,必然关系到核事故应急救援的实际成效。根据我国《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演习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规定,当前的核应急演习分为三类:一是单项演习,即目的在于验证、评价和提高特定应急响应人员的具体操作技能与响应能力的演习,这类演习也称为练习。二是综合演习,即核设施营运单位、省级核应急组织或国家核应急组织的所有(或部分)组成单位(或队、组)按照预定的演习情景协同进行的演习,这类演习的目的在于验证、评价和提高应急组织的综合响应能力,加强其各组成单位(或队、组)的响应配合能力。三是联合演习,即国家、省和核设施营运单位三级核应急组织或其中某两级核应急组织按照统一的事故情景和相互协调的演习情景联合进行的演习,其目的在于验证、评价和提高三级(或两级)核应急组织的整体响应和协调配合能力。在核电厂首次装料前,核电厂的核事故应急机构和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应当组织场内外核事故应急联合演习,而核设施运营后,根据各自情况应当定期组织单项演习和综合演习。
这些年来,各级核应急组织已经开展了多次核应急演习,国家级的有“神盾-2009”,省级的有浙江秦山,福建宁德,辽宁红沿河,广东岭澳、阳江等。这一系列核应急演习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从不同侧面检验了相关核应急计划及其实施程序,使之不断得以修改和完善。二是及时发现并改善了核应急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使应急手段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了对于群众的宣传与沟通,烟羽应急计划区内的公众是应急响应行动的主体,他们通过参与演习中有组织的撤离与安置行动,获得实际体验与经历,使应急救援行动的总体效能得到提高。但各类演习在开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上暴露了一些薄弱环节,如上下之间、横向之间、条块之间的指挥、协调配合问题,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问题,演习的情景设计与实际情况的吻合问题以及演习的广度和深度问题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应急计划细化不够,核应急工作人员的变动频繁、应急经费缺失等,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少数人对于核应急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将演习作为一项任务而不是一份责任,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在这方面,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重虚轻实现象。一是核事故发生背景过于理想化,大部分都是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白天,忽视了午夜、冬季或暴风雨等特殊情况。二是事故情景设计过于理想化,时间尺度的过分压缩与应急行动水平应用不当,忽视了技术性与可操作性。三是公众撤离情势过于理想化,片面强调了公众的有序与服从,忽视了真正事故状况下由于恐慌心理所引起的混乱与对抗。四是演习结果过于理想化,多是赞美褒扬,大谈经验成绩,忽视了演习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重头轻脚现象。一是作为整个核应急响应行动决策与调度中枢的各级核应急指挥场所在历次演习中都被给予极大关注,而作为对具体行动措施的检验与开展的场所却被忽视。二是将靠前指挥与现场指挥混为一谈。上级派遣工作人员直接进入下级的指挥场所,而未能到达应急现场指挥,造成了所谓的协同指挥只是各指挥场所间的协同,同时由于缺少与当地乡镇政府的联络和协调,使得在组织公众撤离时,形成前方与后方脱节,各干各的。三是核应急相关软件部署失衡,基层配套软件严重缺失,信息化手段未能一贯到底地加以应用。
重上轻下现象。突出表现在上层指挥体系过多过繁,使得演习中命令的发布多头化,出主意的超过了实际干事的,干事的无所适从,造成了指挥场所简单重复动作过多,而应急响应现场又缺乏整体调度协调。
对核事故应急演习开展的思考
核事故应急演习开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必然将对整个核应急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对于如何做好演习,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是演习方案的设计要注重合理性。好的演习首先要有好的方案,它包括为什么演、演什么、怎么演、谁来演、演多久,而且这些内容的编排必须合理。为什么演,需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省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求,因此,具有高度严肃性。演什么,演习本身就有三种类型,演习组织机构不同,演习内容也就不同,有的是为了检验某一单项应急响应能力,有的是为了检验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因此不能一搞演习就求大、求全,希望一次演习把所有与核应急相关的事务都检验一遍,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目标,它具有目的性。怎么演,演习的实施方式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初级方式是演习人员根据演习情景的信息与指令按照脚本进行响应操演,中级方式是演习人员根据改变了的信息和指令自主进行响应,高级方式则是演习人员根据演习情景的信息和指令,依据应急计划和有关实施程序自主进行响应,它具有规范性。谁来演,核应急的显著特点是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它牵涉到诸多的专业领域与不同部门,有时还需要调用部队和公众参与,在明确演习目的、内容、方式的前提下,应该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谨慎选取参演人员与队伍,而不是所有人员都上,它具有确定性。演多久,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两到三个小时,主要基于参演人员身体承受时间考虑,但实际情况下的核事故具有不确定性,何时发生、如何演化以及事故危害的扩散程度都不能确定,当然也不能把一场演习演三两天,甚至一个星期,应当在合理的前提下,对部分常态化、基础性演习动作进行时间压缩,它具有时间性。
二是演习脚本的编写要注重灵活性。有了合理的演习方案设计,接下来就是编写演习脚本。正如前面所说,演习的实施有初级、中级、高级三种方式,每一种方式对于脚本的编写要求也不尽相同。初级方式是根据演习的具体目的和选定的事故情景,事先编制好演习情景和响应程序的详细说明,中级方式则是演习监控人员可在演习过程中临时调整演习情景的个别或部分信息与指令,高级方式则是不事先编制演习响应程序脚本,事故情景与演习情景由监控人员掌握,事先只向参演人员通告事故情景梗概。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演习方式,脚本编写有粗有细。一般来说,对于初次演习的单位与组织,其脚本编写宜尽量细化,将响应流程以及各单位间的接口都编排对应好,旨在使其通过演习熟悉整个核应急工作流程,而对于有演习经验或核应急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与组织,其脚本编写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增加难度。此外,脚本编写过程中一些数据的应用应把握实战与模拟相结合,演习毕竟是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实测数据与真实事故数据必然存在差异,应灵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验证。
三是演习保障的实施要注重实战性。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演习方案设计得再合理,演习脚本编写得再灵活,演习相关的技术、物资保障跟不上,演习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难免被戏称为演戏。诚如前文所述,核事故不像众多其他灾害可以有很多实战的机会,去检验技术准备情况、物资贮备情况以及人员响应情况,核应急工作更多的是借用演习这种形式,以练代战。每一次核应急演习本身又涉及很多部门和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既然演就要按照实战的情况来保障,包括演习的时间、气象条件的准备,全装全员的行动。演习过程不追求完美可以有失误,演习结果不追求圆满甚至允许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以备万一。
四是演习宣传的沟通要注重透明性。演习是检验核应急工作的重要途径,而核应急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公众、保护环境。演习不是演给某个人、某个集体看的,而是对群众负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尽管由于多方面原因,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存在着谈“核”色变的现象,在与核相关的事情上,处理不好容易引起动荡与不安,但这不应该成为遮遮掩掩做演习的理由。相反应积极做好演习前的沟通,演习中的互动,演习后的宣传,使大多数群众能够了解核电,走进核电,参与到演习中,把安全高效的核电应用、保障有力的核应急准备直观展现在公众面前。
核事故应急演习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我国核应急演习工作的影响。日本福岛核事故前,在我国所开展的核事故应急演习大多是单纯的核电厂事故,并未考虑自然灾害、多机组事故等复杂情况,演习也都是在天气状况较好的条件下举行的,对公众也是遮遮掩掩,不敢实际地让公众参与演习,更不会向社会公开核应急演习相关信息。这种演习与可能发生的核事故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通过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国家对核应急演习的要求逐渐提高,演习也逐步贴近实战。
二是新版《国家核应急预案》对核应急演习工作的影响。国家核应急办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2006年《国家核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并于2013年6月公布。《国家核应急预案》作为开展核应急演习的重要依据,其内容的调整也必然对核应急演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像在事故后期的恢复行动方面,之前所举行的演习,在终止一级响应进入应急终止状态后,各参演队伍也就草草收场,没有对事故结束后的需要做的恢复动作进一步演练,显得有些虎头蛇尾。新版《国家核应急预案》对终止应急后的恢复行动进一步详细描述。当然新版《国家核应急预案》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有改进,这也将促进我国核应急演习水平的提高。
三是新一届政府对有关政策的调整对核应急演习工作的影响。一方面影响主要来源于政府对办公经费的压缩。不管是国家级、还是省级的核应急演习,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随着国家对核应急演习要求的提高,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势必会造成演习经费的增加,而政府对办公经费的压缩也会给核应急演习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影响主要来源于政府对楼堂馆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控制。核应急指挥中心作为核应急演习的指挥场所,其建设直接影响着核应急演习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目前沿海各省核电站项目正陆续建设完成,省级核应急组织及相关的配套建设也逐步推进,但是新建核应急指挥中心往往涉及楼宇建设,受到影响较大。
我国核能事业经历了日本福岛地震的调整期后,正在更加安全、更加稳健地向前发展,沿海的核电项目建设也已重新启动,可以设想的是,由于能源结构及国家战略的需要,内陆核电建设也会迎来新的春天。核应急作为核电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每一个核应急工作者都将竭尽所能地投入到核应急事业中,既为核电的大规模建设保驾护航,更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构筑最稳固的屏障!(景奇 郭里 刘鹏 作者单位系: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