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电发展似乎进入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阶段,一边是传统强国发展速度放缓,目光逐渐转向国外,一边是新晋成员不断增加,新兴市场有雨后春笋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核电更像站在中间地带,从发展基础和规模来看是大国,但从整体实力看,暂时还处在强国之路进行时。可以说,从2011年3月至今,中国核电行业在反思总结和提升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今年以来,政府高层多次表态,坚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但对整个行业来说,等待这个“春天”的心情着实迫切。
国情,是为社会所有组成部分划定发展模式的关键依据,在中国的能源领域,核电亦不例外。然而,近期国际核电市场的变动,似乎带来这样的信号:全球核电复兴不均衡现象越发明显,与选择发展核电的新兴国家相比,传统核电大国的脚步正在放缓。外界不禁要问:核电是踩刹车了吗?中国核电会怎样继续?
悲观的声音来自一些国际研究机构,总部位于美国的世界观察研究所,该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近几年来全球核电的发展已经处于停止状态,全球经济不景气以及核废料难题等造成核电发电量持续下降。“全球核电大规模复兴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
10月10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能源过渡法案第一条,明确将在2025年把核能发电比例从当前的75%下调至50%。外界称,法国此举源于国内老旧核电站的安全维护成本增加会带来大规模的电价上涨,因此下调核电比例转向寻求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
法国核电从“支柱”转为“半边天”,大大降低了其自身以及周边各国使用核电的比例,这似乎为核电发展的“刹车论”提供了论据。
全球核电真的会降温?作出这个结论为时尚早。
增长态势不变
“福岛事故后,全球核电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德、意、瑞士选择弃核给欧洲核电带来很大影响。”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称,“但是这些国家具有特殊性,除了政治因素外,弃核后其他绿色能源足以保障其能源供应。如德国可以靠太阳能和风电来补缺口,还有的国家靠天然气做替补。”
与西欧国家不同的是,目前中东欧、东南亚、南美及非洲一些国家对发展核电表现积极。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欧洲核电研讨会上,波兰、匈牙利、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等国都明确了建设核电站的想法,而大多数都考虑到要依靠核电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
信息显示,东欧的波兰今年年初就明确了要建设的两座核电站的时间表,即2019年开建首座核电站一号机组,2030年底将全部建成,到2035年第二座核电站有望投入使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将在2029年前建立首座核电站。南美的玻利维亚则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建设一座核电站。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今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共有30个国家的437核动力反应堆正在运行,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11%左右。另外还有70个反应堆正在建设中,主要集中在亚洲。“最新预测显示,直到2030年,全球核电利用都将保持增长态势,只是增长速度慢于福岛核电站事故前人们的预期。”
“实事求是地讲,发展核电是根据各个国家依具体国情做出的选择。如果现在其他清洁能源能替代核电,能够保证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何乐而不为?”上述专家表示,“今年4月,日本政府通过的能源政策,明确将核电定位成‘为能源供求结构稳定作出贡献的重要基荷电源’。日本徘徊再三,不得已还是为核电的发展留了空间。”
国情决定选择
核电是当下的现实选择,对中国尤其如此。
算上今年8月并网的福清核电1号机组,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21台,总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随着新机组投产,新项目获批开建,这一组数字将继续上升。
即使这样,目前中国核电的装机和发电量在电力装机和总发电量的占比还是很小。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12.47亿千瓦,核电装机1461万千瓦。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日前公开表示,我国核电不是多而是少,目前只占全国电力的2%。
“与传统核电强国,如法国和俄罗斯相比,中国要发展核电的空间以及对核电需求迫切性还是很大。”上述业内专家表示。
据该专家介绍,因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发达国家能源总需求量已经逐渐趋于饱和,要快速优化能源结构替代化石能源,可以在清洁能源之间做出选择,可使用核电也可以使风电和太阳能。但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加速期,对能源尤其是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风电、太阳能等暂时无法大规模替代煤电或者填补新增电力装机缺口,“核电自然成为当前主要的清洁替代能源。”
就上面提到的法国因安全维护等成本导致的核电比例下调。该专家称,全球核反应堆堆龄的金字塔结构显示,超过50%的反应堆堆龄超过30多年,法国最为典型。而在中国,在运反应堆堆龄较短,80%都在20年以下。“老化维护还需要一段时间。”
“与很多积极发展核电的国家一样,中国现在正处于需要核电出力的阶段,这些国家所培育起的核电市场,给世界核电界注入活力,带来了发展机遇。”该专家说,“对中国核电行业而言,机会在国内,也在国外。”(朱学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