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周少杰
对于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这两家国内核电双雄而言,今明两年是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节点”。
昨日,中广核集团旗下的中广核电力(01618.HK)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这意味着国内纯核电资产上市初战告捷。而中核集团旗下的中核股份仍在A股上市大军中排队。记者注意到,由于核电企业上市融资额远小于核电站建设总额,因而上市核电企业优化资产结构的需求远大于融资需求。
今年5月4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了中核股份的招股书(预披露),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彼时,中广核电力才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革,初步敲定计划年内登陆港股。一家在沪市,一家在港股,两大核电集团在核电资产的上市议程上几乎同步。不过,在中国证监会昨日核准的IPO企业名单中,中核股份缺席,其在年内上市的预期恐怕将要落空了。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世界核能发电量平均占比为14%,而中国仅有2.1%,国内核电市场还有广阔的空间。为此,中国政府启动了核电复兴计划,2012年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规划,到2020年在运核电机组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将达到3000万千瓦。掌握国内90%以上核电站的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无疑将是这份核电复兴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这一总装机容量为当前运营装机容量的3倍,如此巨大的装机规划,意味着两大核电集团巨大的资金需求。在此前中广核电力招股新闻发布会上,中广核电力董事长张善明表示:“核电站建设需要巨量资金,仅建设一台核电机组就需要上百亿元的投资额。”
中核股份的招股书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从中核股份披露的情况来看,募投的福清核电一期、二期(合计四台核电机组)造价均超200亿元,而浙江三门核电一期两台机组的造价更高达408.26亿元。相比之下,中核股份区区162.5亿元的计划募资总额就显得微不足道。
对于核电企业而言,核电项目需要10年甚至15年才能全面建成和投产,前期投入巨大,其中20%资金是股东资本金,80%依靠银行贷款。理论上讲,单个项目的资产负债率就已达到80%上下。中核股份2013年底的资产负债率已到78%左右,超出了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资产负债率控制在75%以下的警戒线。
明显的,两大核电集团迫切推动核电资产上市背后的动力,既有融资需要,也有改善资产负债率的需求,但优化资产结构的需求大于融资需求,因为通过上市募集所得资金将直接增厚企业净资产,从而有效地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率。
从中核股份募投项目看,162.5亿元的计划募资额过半投资于四个核电站建设,上述四个核电站的总投资额则高达1518.99亿元,募集资金投入仅占总投资额的6%。
在港股上市的中广核电力捷足先登,率先完成募资约245.3亿港元。与中核股份有所不同,中广核电力此次募集资金过半(约122.52亿港元)用于收购中广核集团旗下台山核电站41%的股权。目前,中广核电力持有台山核电站10%股权,公司完成此项并购后将持有台山核电站51%的股权。另外,中广核电力还将使用此次募集资金中的27.5%(约61.75亿港元)用于在建核电站的资本开支相关款项,包括阳江核电站及宁德核电站机组的建设。从中广核电力的募资投向来看,也验证了核电企业上市优化资产结构的需求远大于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