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12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期待核电站实现“中国制造” 作为美国领先的航空设备生产商,位于北卡莱罗纳州的柯蒂斯•怀特公司曾为中国政府提供过新型核电站零件。2007年它还曾中标价值约3亿美元的核电站项目。为此,柯蒂斯•怀特公司曾乐观地表示:外企与中国核电方面的合作前景和美国经济一样繁荣。
但在今天看来,该公司显然乐观得太早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加入到抢占核电站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海外企业“出局”的风险剧增。最近,柯蒂斯•怀特公司就因与中方的合同问题卷入法律纠纷。据中国当局称,此次纠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美方在一项极其重要的核项目中延误了工作进度造成的。
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正竭力保住他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全球核项目都被叫停或暂缓。但休整后重新发展的核工业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不仅是该行业最大的增长市场,并且潜力无限。
当全球核工业的目光聚焦中国时,中国政府利用其巨大的市场影响力不断地学习核心核技术,并逐渐实现核电站的本地化生产。在此进程中,中国既要考虑到国内新兴制造业的发展需求,也要兼顾海外供应商的实际需要。
其中一个核电技术供应商的问题出现在中国东部的浙江省。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西屋电气公司正在建设中国最先进的4座商用核电站之一,还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AP1000技术。当地政府认为核电站比原计划推迟两年建成是由于柯蒂斯-莱特公司负责的部分出现了质量问题。而在柯蒂斯•莱特公司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该公司则澄清说其“完善和改进了我们的设计流程”。
厦门大学一位核工业专家指出,“这类质量问题严重损害了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声誉,中国的核电公司发展迅猛,正在逐渐将外国的核电技术公司挤出中国市场。”
“美国的核电公司应该牢牢记住:不能因为美国在核电领域起步最早就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止步不前。”上海的核电顾问公司——海远集团(Nicobar Group)经营合伙人莫安迪如是说,“在全球市场上,公司必须时刻有危机感才能取得成功。” (实习编译:高兴辉 张妍 审稿: 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