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核电项目重启并未在2015年年初如期而至,却迎来了另一重大消息。1月28日,核电行业自媒体“核电观察”率先发布重磅消息称,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下称中电投)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合并事宜,已在近日获得最高决策层签字通过。
界面新闻记者随后向业内人士求证,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消息属实,但具体合并方案还在制定中,目前不得而知。至此,中国核电三足鼎立之势将正式形成。
早在2014年2月,业内就传出中电投和国核技将合并的消息。彼时,中核集团(下称中核)和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华龙一号”技术方案的讨论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消息未在媒体发酵。
2014年4月末,《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报道了两家央企拟合并重组的消息,此事件进入公众视野。
2014年6月,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在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坦承两家公司正在研究合并事宜,并表示,如二者合并,不是规模扩张,而是价值互补。陆启洲为1951年6月生人,2014年6月已满60周岁,因两家合并事宜拖延一年多还未落地,现已超期工作大半年。
一个月后,也就是2014年7月,国核技新闻发言人郭宏波向媒体确认了与中电投合并事宜,称重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国资委。
但2014年9月,业内又有消息传出,国家领导决定,两家公司合并事宜暂时不予以推进,需要继续研究。在此期间,关于核电体制改革的讨论再起,业内对于中电投和国核技两家合并还是采取“核电大一统”的方案有不少争议。“两种方案都上报给了国家最高决策层,当时给出的意见是需要再进行研究,所以要先缓一缓。现在看,最高决策层还是做出了选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作为五大电力之一的中电投,与其它四家电力集团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拥有“核电开发控股资质”。核电较高且稳定的收益率,使各大电力公司都希望参与其中。相较华电、华能、大唐和国电四家电力公司只能通过参股,曲线进入核电领域的路径,中电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其从事核电的资历尚浅,核电技术力量薄弱,与核电巨头中核和中广核相比,想在核电界站稳脚跟实属不易。
国核技则拥有技术优势,是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AP1000的受让主体,负责实现AP1000引进、工程建设和自主化发展,同时也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1700的牵头实施单位和重大专项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但国核技却不具有核电开发控股资质,难以自主开发核电站从中获益。
“中电投看重国核技的技术实力,国核技看重中电投的资金和核电厂址,双方优势互补。”一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对于两家公司合并之事,国核技更为迫切,因其存在资金压力,引进的AP1000技术的示范项目迟迟未能投产,盈利能力有限,下属单位的盈利状况也不乐观。
对于合并重组具体方案,此前有媒体报道,国核技或将成为中电投下属的一个独立单位。但据核电观察分析,两家公司可能暂时分别保留原有的公司体制不变,成立总公司,负责整合后的事务,国核技现任董事王炳华很可能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
中电投核电事业部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后者方案的可能性大,因两家公司级别一致,不存在谁兼并谁的问题,而是平行合并,国核技不太可能成为中电投下属单位。
“公司合并重组最为关键的还是对人的安排,现在也是在等消息,看怎么安排我们。”该人士说。其所在的中电投事业部与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目前本部人数为30多人。
此前,陆启洲也指出,两家公司合并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必须重新研究制定新公司的发展战略;二是企业的组织结构要变化;三是最现实的人事问题如何解决。
2005年,还在担任中电投总经理一职的王炳华曾对外界表明了中电投对于核电事业的雄心,“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中国核电三分天下有其一。”看来,这次,王炳华的愿望有望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