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座核电厂在哪里?它的建成有什么特殊意义?
答: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厂是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核电厂。秦山核电厂是中国大陆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1991年12月 15日,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这是我国核工业继“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后的又一历史性重大突破,被誉为“国之光荣”。秦山核电厂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厂的国家。
秦山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所产生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华东电网,有助于缓解浙江省和长三角区域长期的能源供应紧张状态。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有9台机组(其中1台在建),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52.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是国内目前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截至2014年10月31日,秦山核电基地运行机组已安全运行67堆年,累计安全发电 3268.16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1.0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43亿吨、二氧化硫约228.80万吨,相当于造林93.31万公顷。截至2013年年底,秦山核电基地已累计纳税236亿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3年,海盐县生产总值为324.75亿元,其中核电贡献70.87亿元。目前海盐已经有76家核电关联企业。2013年海盐核电关联产业联盟总产值突破170亿元。
核电造价很高,如何保证其经济性?
答:核电站造价高,其主要原因是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的核级质量要求高,设备制造成本一般比常规设备高40~50%,并且电站设备中很大部分是安全冗余的,是为了核安全、环保的要求而配备的。目前国内的已经建成投产的二代改进型技术机组,单位造价达到13000元/千瓦,正在建设中的首批三代核电机组更高,在 16000~20000元/千瓦之间。而在国外,三代核电机组的单位造价预计更高达5000美元/千瓦。这么高的建设成本(是煤电机组的3倍以上),核电站如何实现经营的盈利性?核电站的商业模式非常类似于大型水电项目,其经营过程是电力市场需求和技术分析、项目选址、技术选择、设计、建设、发电运营、退役;其财务特点是投资巨大,固定成本高(包括折旧、贷款利息、退役基金),变动成本较低(其中燃料费、乏燃料基金占总成本的约25%);上网电价固定(国家发改委规定二代改进型机组电价为含增值税0.43元/千瓦时),并不高于当地煤电标杆电价;客户(电网)稳定,按国家政策优先于煤电上网发电,具有较高的上网负荷因子;电站的投资者在建设期投入资本金后,从电站投产起获得利润分红,盈利前低后高,其内部收益率IRR经历由负转正的过程,在投产25~30 年后达到国家核定电价下的水平。
在中国,尽管核电站建设周期较长,前期投资巨大,但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各电站员工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国际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加上运营成本较低的特点和稳定的外部电力市场、上网电价,使各电站都取得了良好稳健的运营业绩。相较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运营后期的盈利能力较强。
对于目前首批造价较高的三代核电,将通过提高负荷因子、延长寿期等手段增加发电量,同时控制成本和电价,保证投资收益。
而后续三代核电的建设将通过设计、设备制造国产化,国内建设管理经验和能力的运用,机组数量的扩大,标准化建设等措施降低单位造价,使核电的经济性得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