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核电已成为继高铁之后“中国创造”的又一张名片。现在,由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牵头的中国核电团队正在打入全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核电市场,试图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出口至英国。如果一切顺利,“华龙一号”将在英国的Bradwell项目上落地,从而实现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跃升。
近年来,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在各种外交场合和高访期间亲自担当核电“推销员”。去年12月24日和今年1月2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就加快核电等装备走出去进行了重点部署。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广核董事长贺禹提交提案《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推动我国核电自主技术走出去》,这也是贺禹连续第三年提案推动华龙一号落地及“走出去”了。
贺禹表示,核电“走出去”,形象地讲有“借船”出海、“拼船”出海和“造船”出海三种策略。罗马尼亚项目是借船出海,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是拼船出海,控股项目则是造船出海。“借船”和“拼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锻炼能力,实现最终“造船”出海。“只有我们自主的核电技术走出去,实现 造船 出海,才能带动装备制造业最大程度走出去。”
“我国核电走出去已步入关键阶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核电走出去已具备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在两会间隙接受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贺禹表示,中广核和中核已共同研发完成了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华龙一号于2014年8月正式通过国家评审,计划年内启动示范工程建设,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创新成果落地,将为中国的核电走出去奠定技术基础。
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在贺禹看来,华龙一号在国内示范工程开工,将是走向国际的前提。
“中国政府为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选了两个厂址,一个是广西防城港,另一个是福建福清。示范堆开始后,华龙一号就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贺禹表示,“在核电领域,要把核电产品卖到国际上去,对方国家一般都是希望这款机组能够出口方国内先获得示范堆在建。”
目前,关于中广核走出去的主要目的之一英国的情况,贺禹称,目前就“华龙一号”在英国的Bradwell项目落地问题,中方与英国、法国正在积极地谈判中。
作为老牌的核电强国,英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在坎布里亚郡建成全球第一座商用核电站,至今拥有16台在役核电机组,核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8%。贺禹表示,如果中国核电能进入英国市场,就能实现李克强总理说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贺禹介绍说,目前中广核已实质进入英国核电新建市场,初步锁定一个参股项目和一个控股项目。其中参股的欣克利角C项目预计2017年左右开工;华龙一号在通过英国通用技术审查(GDA)后将应用于控股项目建设,届时将真正实现中国自主先进核电技术在海外市场落地,具有标志性意义。
贺禹称,欣克利角C项目和Bradwell项目是一体的,会一起推进。“现在,我们谈判的重点是后一个项目,是中方控股的。目前意向书已经签了,合同最快有希望今年敲定。”
除英国外,中广核成为了罗马尼亚首个新建核电项目的选定投资者,双方正在加快推进具体合作的谈判协商。
中国核电走出的优势:造价低、人才储备充足
据贺禹介绍,目前国际上三代核电技术竞争激烈,与全球主流的三代核电技术相比,“华龙一号”技术安全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经济性有明显竞争力,与当前国际订单最多的俄罗斯核电技术产品相比也有竞争力。
此外,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产业基础不断增强,配套产业和资源已具备支撑每年在国际国内市场新开工建设10~12台核电机组的综合能力。产业链上下游各相关企业间的联盟合作正在加快形成,政府有关部门也不断加大支持服务力度,组织运作和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完善。
贺禹介绍,目前全球在役核电机组最多的是美国,拥有100台在役核电机组,均建造于上世纪60—70年代。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民用核电大国是法国,核电站目前平均已经有 30 余年运行历史。未来10年,国外预计有60至70台新建机组的市场空间,同时还将有30至40台机组退役,20至30台机组延寿,海外核电项目开发空间巨大。
作为后来者,贺禹认为中国的核电产业拥有独特后发优势。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尤其是2005年之后开始大规模建造。现在全球最先进的技术都在中国建,比如美国的AP1000,法国的EPR,这让中国核电产业得以汲取各家之长。
相比其他核电大国,中国的核电发展并未出现断档期,这也是一大优势。贺禹介绍,目前,全球的核电发展有两大地区,一个是在美国,一个是欧洲。“美国有一百多台反应堆,大多是上世纪60、70年代建的,法国大部分是70年代。80年代后,全球核电基本就停滞了。而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持续的建造中,储备了核电领域方方面面的大量人才。无论是设计、制造、建造、运营方面,中国有着强大的队伍,而国外则是相对断档的状态。”
贺禹称,这30年不间断的建设经验,是金钱买不到的。“另外,中国的核电有着巨大的价格优势。中国的核电发展是批量化的概念,其成本低于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的相关技术,非常有竞争力。最后,在储备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是国家的发展规划,另一方,也包括核燃料的储备,乏核燃料研发与处理等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此外,在运营和监管方面,中国始终是按照全球最高标准发展核电。贺禹称,现在全球的核电主要有两套标准,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中国是融合这两套标准,取其高。
为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贺禹建议,加大对中国自主技术“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核电国家,对于进入本国市场的核电新堆型技术,都要进行严格的技术标准符合性审查。”比如在英国需开展GDA(通用设计审查),法国的EPR技术历时5年才获通过。未来,英国将对华龙一号进行严格审查。“通过目标国政府的技术审查,是华龙一号实现在海外落地最为关键的一步。企业需要在国家的统筹协调及必要的政策支持下,按要求完成大量的适应性设计修改,最终才能通过审查。”
贺禹建议,将华龙一号技术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协调优势力量,持续完善堆型技术研发与设计,为下一步通过有关国家的技术审查,最终实现在海外市场落地创造必要条件。
核电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获取海外项目订单,需要提出有竞争力的融资方案。贺禹呼吁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参考其他国家开发海外核电项目的通行做法,抓紧制定出台针对核电走出去的出口信贷等支持政策,提升中国核电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