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天然铀作为战略资源和能源资源,是发展独立自主核工业的前提和基础,可谓是“基石”的基础。
据最新科学预测,我国铀矿找矿具有很好的前景,铀矿资源潜力达到200万吨以上,深部和已知矿区外围潜力较大,工作程度较低或是空白地区也有前景,迫切需要加大铀矿资源评价和科技攻关力度。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呼吁,“希望进一步加大铀矿勘查投入,强化‘基石’的基础,如此安全‘基石’才能永远牢固。”
需求和现状呈“剪刀差”
今年两会,政府报告提出,要安全发展核电。核电规模发展,势必对铀资源的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是,需求和现状呈现出“剪刀差”发展状态。“一方面是需求不断提升,而另一方面是当下对铀资源勘查投入不够。”李子颖表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铀矿勘查一度处于低水平维持状态。“十五”后期开始逐步回升,现在虽然每年投入钻探工作量50多万米,但却不及上世纪70年代高峰期的三分之一。不仅如此,“十一五”铀矿勘查累计投入的钻探工作量仅是规划投入的50%,预计“十二五”铀矿勘查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仅是规划投入的40%左右。
“铀矿勘查投入不足,不但导致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薄弱,后备勘查基地不足,严重影响天然铀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制约了重点地区铀矿勘查的快速突破。”李子颖表示,“加强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勘查投入,亟待解决。”
加大深部铀矿勘查投入
目前,我国浅表和易发现的矿基本找完。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找矿深度和难度越来越大。
李子颖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铀矿找矿深度大部分在500米以浅,近些年部分矿区达到1000米,并在深部取得了很好的突破,说明深部有很大的前景,但深部铀矿勘查评价工作做得很有限。
一般来说,铀矿从发现到提交储量往往要经历10年以上的找矿周期,且随找矿深度和难度加大,找矿周期会更长。随着科技进步,虽可缩短周期、提高找矿效率,但必须以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为前提。“资源不是生产线,无法做到今天投入生产,明天就可以见成效,加强铀矿勘查基础投入如同基础科学研究,虽历时较长,却是资源保障的重要基础。”李子颖表示。
由于天然铀的特殊属性,在国际贸易中不能自由买卖,往往受到很多条约监管或受一些国家的控制。李子颖说:“通常是,只有我们自己有,人家才可能卖给我们,完全依赖进口具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所谓家里有‘粮’,心里不慌。铀矿勘查是加强我国国防建设和推进核能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物质基础,加大相关投入,不容忽视。”李子颖表示。(胡春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