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董事长:适时启动内陆核电站对发展有利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5-03-24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专访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

【高端访谈】内陆核电发展“潜力巨大”,核电出海“正当其时”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北京报道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并将“安全发展核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为核电板块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3月5日到3月17日,A股核电核能板块指数累计上涨1.81%。3月18日,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表示,国家核电正在与中电投进行合并重组,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使“核电该当如何发展”这一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表示核电发展“潜力巨大”,核电出海“正当其时”。

加快《核安全法》立法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核电项目安全性引起了各界担忧,许多人甚至“谈核色变”,我国也一度暂停了新核电项目审批。

“日本福岛核事故出来以后,全国大概有四五个正准备开工建设的核电站,都停了下来。同时已经运行的核电站和在建的核电站都按照国际最严格的标准全部进行复查。”孙勤介绍说,复查以后,政府加强了监管,加强对标准规范的制定,加强了应急措施预案的提升。“作为企业,我们在加强技术开发、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核文化的培育上都做了很多工作。”孙勤说。

孙勤为《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了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的核电站的动力堆已经建成的有22座,在建的有26座。自己“大多数都去过,特别是我们自己集团运行建设的,都去过”,并且“从没有担心过”辐射等问题。

“通过这几年不断地‘强身健骨’,政府加强管理能力的提升,应该说当前已经具备了重启核电站的条件。”孙勤坦言,“为了达到这些条件,从政府到企业都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也经过了国际上的核安全机构的评审,他们也认为我们现在各方面基础达到了国际上对核安全最高标准的要求。”

针对部分群众的“邻避效应”[指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等邻避设施)对身体、环境和资产等带来负面影响进行集体反对甚至抗争的行为],甚至“抵制核电”的声音,孙勤表示理解,在他看来核电的发展要靠企业的积极性,政府的支持很重要,更重要的在于群众的认可度。

他强调发展核电在改善能源结构、改善气候环境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他说:“去年一年核电做了很多贡献,截至2014年年底,我们有5台机组发电,在运行的机组大概有22台机组,2000万千瓦。每年大概可以少用煤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吨。”

因此,孙勤建议,首先应当积极促进核安全法立法(编者注:3月10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袁驷透露,《核安全法》的制定已列入立法规划),让核电发展有法可依,在法律的范围内受法律的监督;第二,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做到公开透明,使公众充分知悉、了解和掌握核电站的安全性;第三,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事故发生的概率正在不断缩小,真正做到工作“万无一失”。

“内陆核电发展潜力巨大”

今年2月17日,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获批开工,这是时隔26个月我国再次批准新核电项目,标志着中国核电建设的实质性重启。这也使得部分“未完待续”内陆核电建设的松绑看到了一丝曙光。

事实上,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内核电项目审批被全面叫停。当时,包括中核集团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中电投集团江西彭泽核电项目和中广核集团湖北大畈核电站在内的3座正在建设的内陆核电站全部停工,至今仍未破冰重启。

“适时启动内陆核电站,对我们今后长期核电发展有利。”孙勤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从国际上来说,400多座核电站有一半都在内陆,从长远发展来说,内陆也会担当起重要的任务。”

2015年1月,国家核安全局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核技术利用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投运核电机组22台,在建机组26台,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运行核电机组保持良好安全业绩,从未发生二级及以上事件或事故,在建机组质量受控。

“核电建设初期主要是在沿海,有13个厂址48座电站在建和运行。从今后发展来说,内陆厂址空间资源比沿海多得多。”孙勤表示,“从我们目前所做的初步工作来看,在内陆、在西部像甘肃等地都发现了很好的厂址。今后在内陆应该赶快启动核电站释放堆的建设,随着电力通道的完善,今后在内陆建核电站而且把电力向沿海输送,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自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内陆核电项目争议加大。孙勤直言,事实上内陆核电厂址与沿海核电厂址在技术性能、安全监管性能、安全条件和监管要求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大家觉得核电站要用水,靠沿海方便一点,或有半边靠海,影响小一点,从安全度来说是一样的。”孙勤如是说。

“通过我们前期各项论证、比较、吸取国外一些经验,在内陆核电建设上,有基础也具备条件。”孙勤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们希望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能够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内陆厂址先行试验,像湖南的桃花江核电站等。”

核电走出去“正是播种的季节”

近年来,国务院明确了关于“核电关键技术装备走出国门”的战略规划,积极推动核装备和技术出口。2014年,李克强总理有了两个新的“身份”,一个是高铁代言人,一个是核电代言人。

在国家积极推动核电出海战略的大背景下,由中核集团联合中广核集团共同推出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称得上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最强音。

“总理代言核电我们非常感谢,这代表着核电已经从‘中国制造’发展到‘中国创造’。”孙勤表示,“华龙一号”走出国门,具备多个优势条件:首先,中国在核电发展中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其次,“华龙一号”的安全性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安全审查,安全性非常有保障;第三,在与国际同业竞争里面性价比较高。

此外,“华龙一号”还具有专门针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核电发展市场的需要。因此,能够越走越好。

据新华社消息,今年2月26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与阿根廷联邦计划、公共投资与服务部部长胡里奥·德维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作为双方授权企业将负责协议的具体实施。这意味着中国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功出口拉丁美洲。

当下我国核电“走出去”已经“到了时候”,孙勤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首先,走出去要有自己的东西。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核集团联合中广核集团共同拿出了‘华龙一号’,有了自己的利器;第二,国家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提高,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给予‘走出去’各方面的支持,国际市场逐渐形成。当前也是春天,很好的播种季节。”

“有党和国家的支持,我们一定勤播种、好收获。”孙勤如是说。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opinion/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 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