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企业动态» 正文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工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5-05-11 |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关于华龙一号的提问

人民日报:国务院核准华龙一号,对中国核电和中核集团有什么影响?

钱智民:华龙一号的开工,在我们核电人的心中是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个三代压水堆建成。我们中国开工首台华龙一号,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世界核电先进水平的阵营。所以我们感觉这是里程碑式的意义。

国家反复强调,我们建设核电要按照全球最高的核电标准建设。我们华龙一号的开工,对我国核电发展来说,提供了一个满足最高核安全水平的技术机型,所以我觉得对我国未来核电发展意义重大。

另外,对走出去来说,给我国提供了一个自主三代反应堆技术。以前,听到大家有议论,我们核电有“借船出海”,或者说“拼船出海”,那么有了华龙一号开工,就有了以后“造船出海”。所以我觉得无论对我们国内的核电建设,还是走出去对全球的核电发展,华龙一号首堆的开工意义重大。

经济日报:华龙一号的开工对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开工有哪些带动作用?

钱智民:核电走出去对装备走出去确实作用非常大,我们研发华龙一号的过程中,参与的单位就有60多家,走出去带动的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大大小小有数百家。另外我也给大家透露一个数据,我们一台华龙一号机组出口,有的国家可能价格高一点,有的国家价格可能会低一点,主要是看竞争性。保守一点估计,一台机组的设备、设计和其他加起出口价格大约300亿人民币,相当于出口30万辆汽车。

而且核电出口和汽车不一样,之后我们还要提供燃料,还要进行技术、检修等等运行支持,整个全寿期一台机组大约在1000亿左右。所以我想,对装备制造业出口,特别是对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升级非常有意义。

eo:中国有很大的核能发展计划,对中核集团来说,除了目前将开工建设的福清两个商用示范堆之外,后续沧州、漳州、徐大堡等厂址是否会考虑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此后在国内是否有批量化生产华龙一号反应堆的计划?

钱智民:我们中核集团后续肯定在准备继续建设华龙一号,但是什么时机还要看整个建设情况的发展。沧州、漳州这些都是我们潜在开发的厂址,我们目前在很多厂址是做包容性开发,也就是说对这些厂址我们进行的勘探等前期工作是既适合华龙一号,也适合其他三代先进核电技术。而且我们在建好福清核电的同时,已经启动研究后续批量建设,如何使得核电更安全,更经济,成熟性更高。

大家都知道,国际首台三代核电机组都不太顺利,北欧一个国家的机组原计划工期48个月,现在已经远远拖期。美国的三代技术首台也不是很顺利,这也给我们一个机会,所以我们目前首先把华龙首台机组搞好。

另外,核电发展的空间也很大,2014年我国人均用电量是4032度,而美国的人均用电量为12871度,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电力肯定还要大发展。中国的煤炭用量是其他国家总和,所以未来核电发展势在必行。我们非常有信心华龙一号在国内继续建设,我们也会为开工做好努力,而且我相信时间不会太远。

eo:目前融合的华龙一号采用了中核177堆芯组件技术,中核与中广核安全系统的布置略有不同,那么未来是否会有进一步融合的计划?如何看待?

郉继:坦率地讲,我个人观点认为,华龙一号的技术融合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应该说,两个不同方案能做到一起,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没有技术基础,这种融合是很难实现的。为什么中核的技术和中广核的技术能融合成为华龙一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各自研发的技术方向是接近的、考虑的思路是接近的,基于双方都是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来构思建立自己自主的设计。同时我们的设计需要通过装备制造业、通过建设来完成产品,我们也同样是基于国内装备制造的现实情况,来开发自己的技术。这样就为融合创造很好的条件。当然融合的过程比较长,因为在技术上要弄清每一个问题,大家需要经过反复讨论。

177堆芯作为最终的融合方案已经被确定下来,双方的示范工程也都会采用。核电站的设计、技术路线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其实中国核电的发展,在技术路线的发展政策上,国家政策一直是非常清晰的,中国的核电技术是以压水堆技术为主,这样的原则确定了我们的技术路线是一致的。在压水堆技术上,是否允许不同机型的存在?现实的情况中,压水堆技术的发展也是渐进型、不断在改进,不可能固化在某一个机型上。针对华龙一号,双方的融合中针对核电站所有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标,双方共同来研究,制定了安全指标。尽管双方在落实示范工程的方案时在安全系统的方案上稍有差异,但是安全指标的共识是完全满足的。

这样的差异我认为带来的是正面、积极的作用,这样能够通过示范工程的验证不断去优化我们的设计,来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发展我们的技术。所以我认为融合是非常成功的。

下一步是否需要进一步融合,也需要看具体情况。双方一定是通过融合、通过示范工程合作来取长补短、优化完善设计,在华龙一号的平台下共同发展。也许以后会走向完全没有差异,也许会保留一些小的差异,但是安全目标是一致的,达到的安全水平也是一致的。

关于核电“走出去”的提问

路透社:我主要关心的是对外合作的话题,华龙一号将为以后出口开拓新的市场,相关的情况如何?

钱智民:关于对外合作的问题,在福岛事故之前,中核集团是唯一出口过核电的公司。我们出口过一个研究堆,五个微型反应堆,还出口过四个核电机组。福岛事故之后,我们已经签署合同的又有两个核电机组,而且都是华龙一号。此外,还签了五台机组的框架协议,这五个机组中,四个是华龙一号。目前我们也正在应有关国家要求提供华龙一号的报价,马上也会有一批华龙一号开展谈判。相信在未来的中国与国外的国际合作中,可以看到更多华龙一号的信息。虽然华龙一号这个月7号才开工,但是我们已经有了走出去的成绩。

路透社:此外,我也想关心一下我们在欣克利角项目上的合作,自从签署初步合作协议以来,为什么到现在实质性的进展看上去有所推迟?

钱智民:关于英国核能合作,我们从12年下半年就与EDF和英国相关的主管部门进行接触。到目前为止,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第一步“借船出海”,欣克利角C采用EPR技术,这是法方技术。未来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已经与英方和法方达成意向,将采用中国的华龙技术,厂址可能是在Broadwell厂址,当然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我们的技术要在英国落地,需要经过核安全监管当局的通用设计评估。这个过程非常漫长,EPR花了五年时间,大约7亿人民币才通过。我们要在英国一方面参与合作建设欣克利角项目,到最后华龙一号要在英国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非常有信心。因为无论是法方也好,英方也好,对我们三方在英国建设核电站都非常开放且非常期待。

环球网:我有一个简短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合作的成果,那么在走出去的时候是否会因为两个集团的利益竞争而影响到我国核电技术的出口?

钱智民:你的简短的问题是会不会影响走出去,我的回答也很简短:不会!

但是还要解释几句,我们国家核电建设是从1985年开工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到今年2015年,整整三十年。这个过程中中核集团经过了螺旋式的上升,从自主设计的30万千瓦,到吸收引进国外,到目前我们自主的百万千瓦三代压水堆。中广核走过了一个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第一台大亚湾核电站引进的是法国技术,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现在两家能够把各自的优势合在一起,可以呈现一个更先进的压水堆核电站。我觉得强强联合,一加一大于二。

经济日报:我想接着刚才的问题,现在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在华龙一号走出去的时候定位是怎样的,有何区别?将来是否会有合作?

钱智民:中核、中广核是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军,未来走出去我想应该也是成为主力军。我们两家会好好合作。另外在我们国家层面也有协调机制,主管部门也有关于核电走出去的协调机制,所以在这样的机制下,在合作的趋势下,我想我们的合作会带来强强联合。

eo:在走出去方面,英国项目是以中广核牵头,中广核、中核组成的中方联合体来参与,那么中核集团在英国项目中的角色如何?在欣克利角C项目中,股权分配计划是怎样的?

钱智民:欣克利角的牵头,目前是中广核牵头,我们是联队,股比还没有确定,现在正在协商中。刚才路透社的记者提到有些推迟,这主要是因为该项目需要经过欧盟的审查。之所以中广核牵头,因为一开始参与的欣克利角项目是EPR技术机组,中广核在台山正在建设EPR技术机组,与法国的合作也非常紧密。

中国日报:中核集团在英国,除开核电开发计划,是否还有其他领域的合作计划?

钱智民:在英国我们目前在全方位开展核工业合作,不仅仅是核电本身。我们与他们的NNL(National Nuclear Laboratory)最近刚刚签署了协议,我们会联合进行一些研发,这个研发是全产业链的,不仅仅是核电环节。另外,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希望到英国市场参与新能源的建设。

另外,除了能源领域,在其他比如核技术应用领域,我们也会进行合作。这些合作,我们也不仅仅是针对英国,其他国家的相关合作我们也会推进。

路透社:最近法国媒体有报道说,阿海珐公司的重组过程当中有可能吸引中核参与,不知道钱总对这样的合作有多大的兴趣?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合作?从铀矿开始,还是联合开发反应堆?

钱智民:关于阿海珐,我们与阿海珐的合作已经超过三十年。在前端、核电建设以及后端,我们有广泛的合作。我和你们一样从媒体上看到阿海珐遇到了难处,一年的亏损接近五十亿欧元,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天文数字。接下来我们与阿海珐还会继续合作,尤其在它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相互合作,无论是在整个产业链,还是在铀矿领域、燃料领域、反应堆建设领域、后处理领域,我们都会开展合作。我们也与阿海珐有过初步的接触,但是目前还没有实质性可以告诉大家的信息。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下法国国内的情况,我相信处理好阿海珐目前的困难,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对法国核能的发展、对全球核能的发展都会有影响。因为阿海珐毕竟是全球核能市场非常重要的参与者。(韩舒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既然“华龙一号”走出去对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推动结构调整升级非常有意义,那“华龙一号”成为商业堆还需要怎样的历程?在国内是否还有后续项目计划?

钱智民:我们“华龙一号”示范堆已经是商业示范堆,至于何时批量化,其实已经批量化了,国内要批4台示范堆,国际上我们已经签了2台合同、5台框架协议,后续还要签。现在我们国内的“华龙一号”首堆已经开工了,中核集团后续在准备进一步建设“华龙一号”,但是具体什么时机,可能还要看整个核电建设的发展。

塔斯社:“华龙一号”推向国际市场,哪个国家感兴趣?是否有优先考虑的国家?

钱智民:很多国家对“华龙一号”感兴趣,我们现在与20多个国家在进行介绍和交流,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之内,我们会开一个“华龙一号”的推介会,邀请国际上感兴趣的一些国家或者核电公司,或者是政府主管部门来了解我们“华龙一号”。至于有没有优先考虑哪个国家,我想我们在出口核电上没有优先排序,主要看市场的承受程度和国际规则的许可。我们把所有有意愿买“华龙一号”的都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在国外我们已经签了的5台机组框架协议,这个框架协议,政府和我们企业都签了,现在需要谈完合同就可以。这5个机组里面,4个是“华龙一号”机型,另外,我们正在给有关国家提供“华龙一号”的报价,马上也会有一批“华龙一号”开始谈判,而且,在未来中国跟国外的国际合作当中,随着国家领导人的出访等各方面的推动,还会有更多的关于“华龙一号”走出去的信息。

另外,我也希望塔斯社的朋友能够告诉俄罗斯的读者,我们跟俄罗斯原子能工业公司有着非常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未来的核电发展,合作是趋势,我们和俄罗斯将会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共同推广两国的核电技术。

新华社:能否介绍下“华龙一号”的研发历程以及其安全性、经济性和优势?

邢继:“华龙一号”的研发历程还是比较漫长的,不仅漫长,也很曲折。中国核电发展已经经历了30年,这是吸收国外的核电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30年,一直没有停歇。我们在1999年就开始研发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从CNP1000到CP1000,再到ACP1000,最后与中广核的技术融合,形成了“华龙一号”。从初期我们就开始构思建立“华龙一号”完整的只是产权体系,目前已建成。

说到“华龙一号”最显著的技术特点,这就是在安全设计上把能动和非能动两种安全设计的能量结合在一起。能动的安全系统,也就是冗余的设计安全系统,当一个安全系统失效,还有另外一个作为补充,这是提高安全性的一种手段。

而非能动的理念,就是我们考虑到,在一些特定的事故情况下,整个全部电厂丧失了能动,比如福岛核事故,因为地震和海啸带来了厂内的电源丧失,厂外的电源也同时丧失,导致安全电源全部丧失,由此引发了核事故。那么,采用非能动的循环,也就是通过温差带来的流体的密度差,以此形成自然循环,以带走反应堆的衰变热,从而保证反应堆的安全,这样一种非能动的设计理念,我们创新性地运用到了“华龙一号”设计上。

另外一个就是177堆芯,大家都知道目前在我们国内大部分核电项目反应堆都是采用157组的堆芯,“华龙一号”采用177组的核堆芯,一方面可以提高发电量,其输出发电量能增加5%到10%,这样对经济性也带来好处。另一方面,通过改进优化这样的堆芯设计,我们把堆芯的功率密度降低,从而提高了反应堆的外部安全性,保证反应堆的运行安全能得到提升。

“华龙一号”采用双层安全壳设计,外壳采用了抗大飞机撞击的APC壳,这个壳包括了整个反应堆场、电汽场和燃料场,能够抵御商用大飞机的撞击。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先进的安全设计标准,“华龙一号”的设计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三代核电机组的指标。(中国核工业报)

解 读

实录至此,我们对新信息和一些有意思的动向简单做些解读,看看中核集团在发布会上传递了哪些关键信息。

1、AP1000面临巨大压力。尽管起初福清与防城港的四台机组是作为出口华龙一号的示范堆来定位,但是现在看来,中核和中广核并不会仅仅打算只建这四台华龙一号机组。回答eo记者提问时,钱智民明确表示沧州、漳州这些厂址将进行“包容性开发”,前期工作将既适合华龙一号,也适合其他先进三代技术。而这两个厂址,其最初的技术方案都是AP1000,显然,目前这些厂址有了两手准备的计划。在AP1000首堆拖期的情况下,如果接下来关键设备的试验还未按期解决,那么在这些厂址未来的审批过程中,最终技术方案的选择就将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而且,钱智民也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中核有明确的批量化生产华龙一号的计划。

2、融合方案已经非常成功。关于华龙一号两个版本的争议始终不断,此次发布会上,中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坦诚地谈到了这个问题。简单来说,郉继认为我国压水堆的技术路线非常明确,双方同一堆型,不同机型,在安全指标上达成一致,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融合案例。保留差异,取长补短来不断优化,也利于核电技术的发展。未来是否会继续融合?也要看具体情况而定,都有可能。

3、走出去,强强联合。不止一家媒体先后从不同层面问到了核电走出去中中核与中广核的分工、竞争、角色相关的问题,钱智民的回答既可以说比较官方,也可以说体现了大型央企领导者的格局,他强调最多的是强强联合,双方合作,一加一大于二。而在英国项目中,中方的股比分配,目前也还没有明确的消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回答俄罗斯塔斯社记者提问之后(相关内容未选入上文实录),钱智民还专门向塔斯社记者强调了中俄双方紧密的核能合作历史。

4、收购阿海珐?还没什么可说的。阿海珐在过去一年的巨额亏损,让业界对其前途充满各种想象。前不久有法国媒体报道称中广核、中核、东方电气计划参与阿海珐的重组,发布会上路透社的记者也问到了这个问题。从上述回答的实录可以看出,钱智民重新强调了中核与阿海珐历来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关系,但是关于参与重组,其表述其实是“我们也与阿海珐有过初步的接触,但是目前还没有实质性可以告诉大家的信息”。(韩舒淋)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company/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 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