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国内核电» 正文

秦山核电: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5-08-11 | 来源:科技日报

资料图:秦山核电站

今年5月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台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6月10日,中国核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沪市主板上市,成为我国主板上市第一家核电股票。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在自主创新发展新阶段攀上了新的发展高峰。

翻开中国核工业60年来研发和建设的核能反应堆家谱,秦山核电的名字赫然在家谱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的核电事业起步于秦山、成长于秦山,核电“走出去”更是从秦山迈出了第一步。秦山核电的30年也是我国核电跨越式发展的历史缩影。

——实现突破——

白手起家开创历史

秦山一期于1985年3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1991年12月15日,自主设计建造的中国大陆第一座30万千瓦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作为首座核电站,秦山一期不仅没有生产准备、运行管理经验,连参考电站、模拟机、参考文件体系和程序都没有,都是“白手起家”。秦山核电想方设法培养出了大陆第一批合格的高级操纵员和操纵员;通过机组调试运行过程,不断地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运行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技术经验得到迅速提升,秦山核电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逐步将原型堆电站营运管理成为安全运行业绩世界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商业核电站。

秦山一期针对机组运行状况,持续不断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每年投入技改资金数千万元,平均每年完成技改项目130多项,使电站的设备系统可靠性、机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得以大幅度提高。2010年,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反复论证和持续不断的自主技术改造,将机组额定功率从310兆瓦提升到320兆瓦,每年可多发电1.2亿多千瓦时,到设计寿期末可多发电14亿千瓦时。作为国内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本次功率提升为今后的机组功率提升和老化管理积累丰富经验,对后续电站的功率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稳步跨越——

推进国产化产业化

从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再到100万千瓦,自主创新的笃定意识和实际行动,始终贯穿在秦山核电“一步一个脚印”的跃升之路上。

2002年2月6日,秦山二期1号机组并网发电;2004年3月11日,2号机组并网发电。至此,在跨过了30万千瓦的第一个路标之后,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首座商用核电站两台65万千瓦机组成功落地,其被业界视为“我国核电国产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核电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的跨越”,即实现了由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进而大幅度提高自主研制能力的跨越;实现了核电建设由行政安排到按市场经济运作的跨越;实现了由30万千瓦原型堆到60万千瓦商用堆的跨越,为自主设计、建造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当时中核核电人顶着巨大的压力,自主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通过对核电站300多个系统、20多万台设备、上百万张设计图纸的研究、实践,取得了包括核心技术在内的300多项技术创新和改进,从而在核电国产化道路上取得了飞跃式发展。

更值得关注的是,秦山二期在自主创新的版图上,应势注入了“国产化”的力量,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化发展也借此得到了进一步推进,这为后续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树立了信心,铺平了道路”。

——合作借力——

规范管理接轨国际

秦山一期、二期“依靠自己干了起来”,秦山三期重水堆项目则上演了一出被喻为“中加合作的成功典范”的“中国人成功的故事”的大戏:工程提前112天建成投产,其在核电管理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对核电规范化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秦山三期工程结合国情和工程实际,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了一套能成功实现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控制的项目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采用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并探索建立了“垂直管理,分级授权,相互协作,横向约束,程序化和信息化运作”的管理模式。这一“三维一体”的管理模式,使我国核电工程管理基本实现了程序化、信息化的规范管理与国际接轨。

在秦山三期两台70万千瓦级重水堆核电机组建设中,以中方技术力量为主,组织实施了99项设计改进,其中21项是重水堆核电机组中首次采用。其间为保证工程质量,秦山人毫不留情地向总包方下达“停工令”。秦山的“强业主”形象得到了国外合作者的敬佩,被称为“中国人成功的故事”。

“中国人的8兆瓦”故事也让人振奋。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为两台额定功率728兆瓦的机组,但加拿大交付时只有720兆瓦。为了提升这8兆瓦,外方花了三年的时间都没能做到,最后秦山核电仅仅花费一年时间,就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走出国门——

竞争中积蓄主动权

自主创新,也使得中国核电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核电竞争中积蓄了更多的主动权和优势。2014年年底,中国和阿根廷签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设重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在中国核电“走出去”的征程上,重水堆也将书写关键一笔。

在秦山,能找到很多已经“走出过”的身影。当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机组并网发电运行15天后,我国便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建造与秦山一期同样堆型的第一单合同,中国核电“走出去”也从此刻开始。2000年并网发电的巴基斯坦恰希玛30万千瓦核电站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出口商用核电站。同时,也开启了秦山核电从人员培训、调试、试运行和检修换料等一系列对外技术服务的大门。

通过自主创新,秦山核电基地也为整个中国核电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全产业链式的验证能力和支持平台。这其中,中核集团自主研制的先进核燃料元件(CF3)入堆考验在秦山完成;2014年7月,四组银色组件插入秦山二期2号机组反应堆堆芯,这也意味着CF3完成了研究、设计、试验、制造等主要研制工作,进入随堆运行考验阶段,对其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最后验证。

在30年的自主创新之路上,秦山核电基地开创了“以企业为核心和主导,联合多方力量合力而为的产学研创新发展模式”,其蕴含的效应也日益彰显。面对“自主创新发展”的当下及未来,秦山人不仅仅只是为了“眼前的温饱”,更为谋求未来的发展,正开展核电站延寿与退役研究、建立中国核电运行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并积极谋划建设秦山第二厂址。秦山人坚信,依靠自主创新,“中国核工业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底气才越来越足。

相关链接

秦山核电基地的科技创新

随着2015年2月12日第九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秦山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特有的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基地获得授权专利共136项,其中包括辐照后破损燃料组件修复工艺等发明专利29项。

秦山核电基地共完成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400余项。

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2项,其中包括“秦山30万千瓦核电厂设计与建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秦山600MWe核电站设计和建造”项目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秦山二期核电工程荣膺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利用核电重水堆生产钴60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工程”项目荣获国防科技一等奖等。

专家点评

申立新

回望秦山30年来走过的路,会发现,依靠自主创新这个强大的引擎,秦山核电基地创造了星光熠熠的“能源版图”:“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国之光荣”、“走出了一条核电国产化的路子”、“中加合作的成功典范”、我国核电“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自主发展的历史跨越……这些耀眼的词语是世人对秦山名副其实的赞誉。

秦山核电打造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核电品牌,取得了一大批技术改进与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发展。自主创新无疑是秦山核电“三十而立”最关键的驱动引擎和支撑强力。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秦山核电,中国核电自主发展之路也就无从谈起。

而秦山核电基地作为我国核电的先行者、开拓者,其开创性和示范意义正在不断显现,对已经到来的中国核电发展新高潮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申立新系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news/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 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