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核电数据» 正文

中国核电市场复苏 企业称将新增800万千瓦装机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5-11-27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过去四年后,中国核电市场不仅找回了“逐渐恢复”的状态,而且这种恢复的速度正在加快。

  中国三大核电设备上市公司中的上海电气(601727.SH)在其公布的2014年年报(下称《上气年报》)中预测,在“未来能源装备国内市场年均需求”中,“核电新增装机800万千瓦左右”。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未来几年内,国内新建核电项目单个机组平均装机容量大约为100万千瓦,这意味着每年需要投入8台核电机组的建设规模。而即便是最保守的估算,8台这样的核电机组共需耗资近千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核电设备制造产业链,设备国产化生态圈:以中国一重、中国二重和上海上重为产业龙头的大型铸锻件和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基地;以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为产业龙头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以沈阳鼓风机集团、中核苏阀和大连大高阀门为代表的核级泵阀制造基地。
  除了中国一重、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三大设备商,整个核电工程国产化生态圈涉及的5400多家企业都将从核电复苏中受益,这背后依托的局面是第三代核电技术将占据主导。

  《上气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国内核电市场开始逐渐恢复,新建核电项目处于缓慢推动状态,在国家内陆建设核电项目的呼声不断出现;中国核电走向海外市场项目开始启动。上海电气在手核电订单涉及多个国内在建核电项目,同时积极跟踪核电设备出口项目;上海电气新接核电核岛设备订单逾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显著。

  官方资料显示,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中国即刻在2012年提出了“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的要求。这意味着,届时能在国内新建核电项目中登场亮相的将是第三代核电技术。中国目前正在商运的核电站所用技术均为二代。

  中国将使用的三代技术主要包括:从美国引进的AP1000、在AP1000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AP1400及自主打造的华龙一号。其中,AP1000已经被确认为国内的主流技术。中国已经在浙江和山东两地各投入了两台AP1000机组,作为日后其他新建项目的示范工程。

  位于山东石岛湾的CAP1400示范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上海电气已完成了CAP1400蒸汽发生器及稳压器筒体锻件等研制;CAP1400核电主泵已完成样机研制。本报记者了解到,CAP1400示范工程项目有望在2016年年初启动建设。

  另外,官方资料显示,上海电气将负责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承担的反应堆堆内构件、核二三级泵等制造任务。

  和上海电气一样,另外两大核电设备上市公司东方电气(600875.SH)和中国一重(601106.SH)已经就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进行了研发。

  比如,东方电气2014年年报显示,随着国内“核电项目逐步恢复”,“公司已经开展三代核电CAP1400、华龙一号及AP1000核岛、常规岛主设备自主研制”。

  东方电气有望斩获两台华龙一号的关键设备。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官方16日公布的《宁德二期5~6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中标人公示》显示,这两台机组的汽轮发电机组项目的招标评标工作已结束,中标候选人为东方电气,中标价为18.7亿元人民币。官方资料显示,宁德二期这两台机组拟采用华龙一号技术路线。

  使用华龙一号机组的还有福建福清核电站5、6号机组和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4号机组。其中,东方电气承担这两台机组工程项目汽轮发电机组等主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蒸汽发生器的制造任务。而5号机组已经在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

  本报记者了解到,东方电气还向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4号机组提供类似的设备。其中,3号机组计划在今年年底上马。

  和上海电气一样,中国一重也从中国核电市场逐渐恢复中获益。《中国一重2014年年报》(下称《一重年报》)中称,核能设备占2014年营业收入15.22%,较同期增加4.84个百分点,增加2.47亿元,主要是由于国家部分核电项目的重启,公司核能设备产品产量、销量均有增加,使得收入较上年有所增加。

  《一重年报》称,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一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核电锻件生产企业,90%以上的国产核电锻件、80%以上的国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由公司生产,受核电项目审批逐渐解禁的影响,2014年收入同比增加28.38%,该类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盈利能力一直较强,虽然受生产成本上升的影响,毛利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官方资料显示,中国一重承担了华龙一号全部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制造任务。

  而《一重年报》则显示,目前华龙一号反应堆压力容器在中国一重的各项制造工作均进展顺利。中国一重目前已具备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堆内构件、主管道及主泵泵壳等设备及核岛一回路主体锻件的制造资质及制造能力。

  《一重年报》称,公司在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核岛主设备全部锻件已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具备年产10台套主锻件的能力。同时开发成功蒸发器、堆内构件的制造技术并取得国家核安全局的制造许可,具备了年产3.5台套的能力”。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即将迎来自2007年~2010年首轮规模发展核电后的第二波核电潮。在中国首轮规模发展核电阶段,核电设备公司“接单接到手软”。

  以上海电气为例,本报记者了解到,2006年~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前,该公司的核电主设备订单以每年200亿左右的增量收入囊中。这是2014年“上海电气新接核电核岛设备订单逾29亿元”的7倍多。(林春挺)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data/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 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