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核电投资» 正文

核电行业:核废料处理千亿刚需市场初启,国产化龙头渐露峥嵘蓝海扬帆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6-06-14 | 来源:兴业证券

投资要点

核电后处理刻不容缓,千亿市场刚需启动:核电经历了10年快速发展之后核废料处理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刚需问题。根据世界主流核电国家经验,核电运行200堆年是后处理警戒线,2015年底中国大陆核电运行达到196.88堆年。根据我们测算,2020年将有13台机组乏燃料池饱和,2025年目前在运所有机组乏燃料池都将饱和,市场对后处理设备的需求紧迫强烈,至2020年高放乏燃料处置市场空间可达到到800亿,中低放废料处置市场空间可达到300亿。

储存技术路线确定,后处理设备需求激增:根据国家整体规划,我国将建设核燃料循环大厂以实现核废料的再利用,但中法合资大厂建设耗资巨大,周期漫长,预计2030年前才能建成,因此在此期间核废料需要采用“核电站暂存+离堆贮存”相结合的方式来储存。由于离堆暂存干式储存技术路线已经确定,“十三五”期间必然产生对中子吸收/屏蔽材料、乏燃料储罐等后处理设备的巨大需求,预计未来市场空间将达到500亿。

政策资金双轮驱动,后处理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核安全成为核电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核废料处理作为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今年出台的《核电“十三五”规划》和《核安全法》中都将重点提及。预计到2020年,核废料处置基金结转余额将接近300亿元,包括企业自身投资和社会投资,核电后处理市场将会达到千亿级规模。

国产化浪潮大幕拉开,龙头标的峥嵘渐露:受技术壁垒较高和此前国内市场需求较小的双重影响,核电后处理产业链长期为外资厂商所垄断,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需求的产生。随着“十三五”期间核电后处理刚需释放,国内核电设备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领域高成长性,投入力度明显增加,目前中子吸收材料已经基本完成国产化替代。我们预计“十三五”核电后处理产业链国产化程度将大幅提升,进一步刺激国内千亿市场形成。

投资建议:后处理市场爆发前夜,精挑细选国产化龙头。核电后处理市场的爆发,将对于乏燃料设备厂商以及核电后处理运营商产生积极影响。后处理产业链中高放核废料处理附加值最高,我们建议予以高度关注。根据所处产业链附加值高低以及介入产业链深度我们依次推荐:台海核电、应流股份、中电远达、通裕重工。

风险提示:1、核电安全风险;2、商用核电后处理大厂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invest/ 转载请注明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力人才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