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核电企业业绩兑现时点渐明晰。 核电是保障清洁能源供应、实现产业升级的必选项。《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 2020 年电力需求新增 1.6 万亿千瓦时,在优先平衡清洁能源电力供应的背景下,核电以其稳定高效等特性成为电力发展的必选项。核电产业链长、国际市场需求大, 在《中国制造 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的宏图中, 发展先进核电装备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的主要任务。 稳定可期的市场空间。 我国核电的技术发展路线明确, AP1000、CAP1400 及华龙一号等三代压水反应堆是当前及未来的主流。我国核电未来规划明晰, 到 2020 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 5800 万千瓦,在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年均投建 6-8 台机组。
我国掌握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和 CAP1400是三代核电技术,属于世界主流技术水准,具备国际竞争力。我国核电企业已经与阿根廷、埃及、沙特、南非、英国、法国、约旦、亚美尼亚等近 20 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并向巴基斯坦出口华龙一号机组,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 带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市场。
业绩释放时点渐明。 核电设备从招标到交付间隔约 42 个月。 2010年前后投建的核电站因福岛核事故及主泵交付延迟等因素,进度不及预期。随着 2016 年 AP1000 主泵完成交付、冷试成功,前期放缓的在建核电站或加速推进,与近年招标的核电站一起在 2018年前后实现设备交付,相关企业完成业绩确认。
2020 年前约年均 6 台的核电开工量。 截止至 2016 年 7 月, 我国现有在运机组31 台,运行总功率3011 万千瓦, 在建机组 23 台, 在建总功率 2536 万千瓦。总容量距离 2020 年 8800 万千瓦的在建及装机容量目标, 仍有 3700 万千瓦的缺口。按华龙一号(单机功率 1161MW) 及 CAP1400(单机功率1400MW) 计算,仍需要 26-32台机组, 约合每年有 6-8 台新开工机组。
核电产品供应商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上海电气、东风电气这样的垄断地位的国企给核电站提供整件设备;二是承接整件设备中的零部件生产的国企控股的子公司,如中核科技、宝银(蒸汽发生器管) 等;三是承接整件设备中的零部件生产的民营企业,如台海核电、久立特材等。 前两者占据核电市场大量份额,核电行业总体属于大型国企之间的游戏。但民营企业在核心零部件中仍占有主要地位,如台海核电在主管道领域、江苏神通在蝶球阀行业等。核电产业链受益。 核电站国产化率提高, 国内设备供应商受益核电建设浪潮。 核岛部分:东方 电气、上海电气、哈电集团、中国一重等核心设备提供商有望斩获核岛设备大单。 常规岛部分:重点关注, 占据主管道 50%份额的台海核电、占据蝶阀市场 90%的江苏神通、专注蒸汽发生器 U 型管制造的久立特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