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25日电 10余位科技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近日来到中广核,对我国核电发展和中广核的发展进行了调研。委员们深入到大亚湾核电基地、中广核综合热工水力与安全实验室以及中广核工程公司设计院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从核电设计研发、安全验证、生产运营、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多名委员表示,通过此次调研,对我国核电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为全面的了解。委员们对中广核华龙一号、小型堆以及和睦系统的发展高度关注,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建议,并鼓励中广核加大华龙一号作为“国家名片”的宣传力度,让这一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民族品牌更多地被公众了解和支持。
委员调研现场
政协委员亲测核电站辐射剂量
20日上午,委员们一行来到大亚湾核电基地进行参观考察。中广核集团总工程师赵华向委员们详细介绍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研发历程、技术特点、走出去等方面的情况,委员们对我国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代核电技术表示振奋,并就华龙一号的国际竞争优势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委员们表示,我国核电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变,国产化率实现从1%到85%的跨越,见证了中广核人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成就。多位委员在参观中表示,中广核的发展令人震撼,中国的核电产业发展成绩令人振奋。
在随后的参观中,委员们还对岭澳核电站二期的主控室及大亚湾周边海域生态进行了考察。在大亚湾核电基地的考察中,中广核的环境监测人员全程陪同,在岭澳观景平台等多个地点测量了辐射数据。委员们看到,即使距离核反应堆不足500米,辐射监测仪上的数据仍然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数值,处于大自然的本底水平,这证明了核电站对周边环境没有造成影响。
中广核的发展“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中广核研究院下属的综合热工水力与安全实验室被誉为华龙一号的“全科体检中心”,华龙一号的非能动安全壳、燃料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多项构件和设备安全性都需要在这里进行封闭验证,这让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看得见”。此外,中广核研发的海上小型堆、先进燃料组件等都在这座在全球都属于先进水平的实验室中接受着验证。面对各项大型实验装置,委员们接连抛出专业问题与现场的工程师进行互动。
在华龙一号的诞生地——中广核工程公司设计院,委员们参观了我国核电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电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里,工程师们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各种严重的核事故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设计改进,有效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中广核在“互联网+核电”领域也是国内的引领者,在这里,委员们看到了各大核电站以及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中广核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还经过大数据的运算,实现了对电站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的预警。在1:1模拟的华龙一号主控室,委员们了解到,中广核自主研发的核级数字化仪控(DCS)和睦系统已经成功运用到实际中,我国也成为全世界第四个拥有该能力的国家,中广核也是全世界除三菱外仅有的核电DCS全套配套能力的企业。
委员调研现场
一路走来,委员们看到了中广核从零起步到如今的发展规模,也了解到了我国核电行业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更看到了中广核人的严谨与实干。来自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吉永华委员用几个词概括了委员们此行的感受——意想不到,出乎意料,振奋、震撼。
“一次把事情做好”值得推广到其他企业中去
21日上午,委员们来到中广核总部,在中广核董事长贺禹的陪同下,到中广核大厦展厅中观看了华龙一号模型,以及中广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等多个中广核的重大创新成果。
其后,委员们与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政协报、中国电力报等媒体的多名记者举行了座谈,委员们畅谈了参观考察的具体感受。除了对我国核电发展和中广核的发展高度肯定外,对中广核的核心价值观——“一次把事情做好”表达了高度认同。多位委员表示,参观过程中处处感受到中广核“一次把事情做好”的价值观,而中广核有今天的成绩,也与“一次把事情做好”密不可分。“一次把事情做好”的实质是精细化管理,这是中广核创新发展的“秘诀”,也非常值得推广到其他行业和企业中去。
媒体座谈会
此外,委员们也从提高核电的装机比例、将华龙一号纳入国家重大专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华龙一号走出去、加快小型堆的推广应用、推动核电智能化、加强核电科普宣传和公众沟通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华龙一号,委员们寄予厚望,“目前国际主流的三代核电技术很多,有美国的,有法国的,但是我们更关心中国的,中广核作为我国核电的主力军,在推广自主品牌华龙一号的道路上应当更有底气,不仅要走向发达国家,更要在全球核电竞争中发挥优势。”(周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