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采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引领能源低碳转型——2021首届能源转换与经济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

中国开云官网注册网址是什么
2021-11-02
来源:国家电网报

  10月23日,2021首届能源转换与经济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论坛由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电力建设》杂志社承办。专家学者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引领能源低碳转型”主题在论坛上进行了交流研讨。

  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形成能源转型最大合力

  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能源低碳转型不仅关乎气候变化,也关系到全球数十亿人的福祉。应对全球气候环境挑战需要依靠国际社会的通力协作。落实“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能源电力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涉及能源生产、供应、消费各方面,以及技术、经济等众多要素。

  “要加快推动能源技术变革,支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凝聚政府、社会和能源企业各方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打造开放共享、互动高效、灵活易用的能源互联网创新平台;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深度参与到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变革中,推动建设互惠互利、友好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为中国的能源转型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国网经研院董事长、党委书记郭铭群在会上表示,国网经研院将主动融入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大局,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模式、技术路线、规划设计等方面持续进行创新探索,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支撑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究与价值挖掘。

  开展设备研发和园区智慧改造,实现能源技术革新和转型升级

  “江苏金坛6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已于9月30日并网发电,验证了所有首台套设备的研制成果,为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里程碑。”该项目首席科学家、IEEE会士、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介绍,江苏金坛6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是全球首个工业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由中盐集团、中国华能和清华大学共同建设。该电站电-电效率可达61%。按照一千瓦时电消耗大约300克标准煤来测算,电站投运后,在提供储能服务的同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消耗3万吨,减少碳排放9.8万吨。展望未来,他说,基于国家示范项目和金坛地区盐穴资源,中盐集团、中国华能和清华大学正在开展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设计发电装机400兆瓦;按照规划,金坛地区将最终建成1000兆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基地,将为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乃至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园区起到了赋能劳动力和支撑知识经济的重要作用。”IEEE会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数字电网未来研究所所长董朝阳在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园区:技术与规划”的主题演讲中,以智慧校园为例,介绍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园区规划框架、典型特征和关键技术,全面剖析智慧园区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为循环、低碳、经济的低碳园区产业规划提供智慧解决方案。他认为智慧校园的构建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智慧终端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智慧课堂、线上教学和融合教学等新教学范式的深度融合。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校园的设计和建设,不仅对学生、教师、市民群体有益,对不同的行业以及整个社会都大有裨益。

  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和能源互联网建设,服务“双碳”目标

  “综合能源服务以集成技术为基础,以商业模式为手段,以一流能源互联网建设为目标,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应同步提供绿色电力、燃气、供水、供热,并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和智慧增值服务。”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董旭柱从能源供给、消费和商业模式上强调了建立多元供应的综合能源利用架构、整合多能源产业、形成健全能源交易与服务市场的重要意义。他在分析多能互补、能源大数据中心、渔光互补等三个典型场景实例的基础上,指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商业模式设计需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形成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交互共赢的局面;“双碳”目标的达成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综合能源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多能互补的应用场景发展和新的商业模式形成。

  山西是煤炭资源和重化工企业大省。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积极推进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互联网建设,支撑山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山西省能源革命转型发展。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浩介绍了以新能源云平台、源网荷储智慧共享平台、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为代表的典型能源互联网技术在山西电力深化应用和实践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山西电科院在能源互联网研究平台方面的探索。他表示,国网山西电力正探索建设能源互联网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打造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平台,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构筑强大的科技创新引擎。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 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