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体系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建设,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发表《坚持系统观念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能源发展作出系统全面部署,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新时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新型能源体系具有“四新一强”特征
综合各方面研究和认识,新型能源体系至少具有“四新一强”的特征。
一是一次能源结构新。主体能源逐步实现从化石到非化石的更替,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7.5%,提高到2060年碳中和时的80%以上,非化石能源增量组合形式呈现多种可能。
二是能源系统形态新。将由以绿电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氢能等新的二次能源系统以及化石能源零碳化利用系统构成,具体表现为:非化石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绿电成为电力供应及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难以电能替代的终端用能领域和环节,以氢能、氨能、甲醇等非电形式实现清洁替代;少量必需的化石能源消费,将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系统碳汇等实现碳中和。
三是产业体系新。新型能源体系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数字能源产业发展壮大,能源供给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广泛形成。
四是供应链韧性强。一方面,能源生产供应保持合理裕度,能源产供储销用各环节高效衔接,区域自主平衡和跨区协同互济并重,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另一方面,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应急响应能力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五是治理体系新。形成与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能源治理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更加高效有活力,各种要素资源实现高效配置,各类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明显提高。
新型能源体系具备坚实基础和条件
新型能源体系不是传统能源体系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通过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能源体系不断升级演进,最终实现系统性、变革性重塑。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能源发展历程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具备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理论基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总遵循。党中央先后作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等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明确了能源革命的目标路径和原则要求。
二是实践基础。新时代十年,能源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为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低碳转型站在新起点。清洁能源供给不断加大,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十年增长3倍多,目前已超过14亿千瓦,风电、光伏连续三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7.5%。终端用能中煤、油占比累计下降9个百分点以上,电能占比达到27%左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将在这些成就基础上,更大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不断提升清洁化低碳化水平。
能源安全保障迈上新台阶。能源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增速明显快于能源消费增长,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十年来能源生产总量增长了33%,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2%的增长。能源储备能力明显提升,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有力保障了能源供需总体稳定、能源价格总体稳定。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有力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
创新发展走上新赛道。清洁能源产业形成全球领先优势,水电、核电技术装备和建设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光伏、风电关键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推进,高效光伏发电、大容量风电等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型储能、氢能等示范应用有序推进,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投产,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持续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快车道,市场交易电量占比超过60%,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能源资源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将以此为基础,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系统性、变革性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各能源品种、各用能行业和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立足国内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抓好几项具体工作。
首先,要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转型。供给和消费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供给侧重点是做大清洁能源“基本盘”,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建设好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聚焦新能源供给消纳,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安全替代能力。消费侧重点是推进用能方式转型升级,以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为重点,从产业园区供能系统再造、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电能等清洁替代。
其次,要加快建设韧性坚强的能源供应链。一方面,增强能源生产供给能力。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完善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增强区域自主平衡和跨区协同互济能力。在转型过渡期,重点是把握好新旧能源协调平衡,在强化传统能源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加快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不断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提升能源供应链弹性和韧性。重点是抓储备调节能力建设,完善储气设施布局;同时,从供需两侧着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优化建设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加强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推广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供用能模式。
第三,要加快形成现代化的能源产业体系。一方面,推进能源技术装备自主化现代化,巩固拓展新能源、核电等装备制造优势,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经济性。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着眼长远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能源产业。另一方面,加快能源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智能电网、智慧煤矿、智慧油气田等由试点示范走向推广应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此外,还要建立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激发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活力,加快形成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制度保障。
(作者系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
来源:中国电力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