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江西共青城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滩涂,如今迅速崛起,成为江西改革先行创新区。与此同时,共青城电网发展日新月异,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化智能电网为共青城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经济发展,用电需求持续增长
上世纪70年代初,共青羽绒厂筹建时期,为解决用电问题,厂里自建架设了4台共计42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发电班负责管理、维护发电机组。1974年,随着共青羽绒厂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发电机组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建。共青城实行统一用电管理,共青羽绒厂发电班改组成立了共青电厂。
游木财是当年发电班的班员,近60岁的他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羽绒厂效益越来越好,用电量也在攀升。为满足发电机组检修时段的不间断供电,羽绒厂从德安县金湖乡周家湾老虎山接通了一条10千伏高压线路。”
“除了供应部分小企业和居民用电外,大部分电力都供应羽绒厂。当时,电网都是木电杆、散股导线,线路经不起风吹雨打,电力供应不稳定。”时任共青电厂外线班班员汪学文回忆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体制机制活了,羽绒厂“一飞冲天”。1979年,羽绒厂的产值占全垦殖场的75%以上。经济的稳步发展,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共青电厂发电机组持续增容也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
1986年,共青城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城中变电站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用电紧张。该站与九江电网联结,从此结束了共青城孤网运行的历史,成为共青城电网建设的里程碑工程。
1993年,220千伏共青变电站建成投运,成为连接南昌、九江电网的重要枢纽,也为江西省政府提速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体制改革,电网建设突飞猛进
进入21世纪,电力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祖国的大江南北。2002年,共青电力公司进行股份改制,共青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
共青供电公司投资2400万元,相继完成第一、二期农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惠及乡邻。电杆还在车上,很多村民就会自发帮忙抬杆。”第一次农网改造升级负责人王玉琪回忆说。
自“十一五”以来,共青电网建设突飞猛进。2010年,35千伏甘露变电站升压改造为110千伏,成为共青城首座110千伏变电站。该站是连接昌九主网的重要支点。此时,共青城的主变总容量达到6.45万千伏安。电压合格率从2000年底的90%左右提高到了2010年底的98.7%,10年时间提高了8.7个百分点。管理方式、供电能力、服务水平均上了一个新台阶。
伴随着共青城主网的不断优化,共青城农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
2010年至今,电网建设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为满足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共青供电公司共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66亿元,涵盖了电网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变电站建设等。
在双桥村村民潘春生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说起用电的改善,他体会很深:“过去晚上大家都用电时,连灯泡都亮不起来,更别说看电视了。现在,电价降低了,电压质量上升了,电可以放心用。”
2014年,共青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意味着共青电网正式跨入了智能化时代。作为全国首个县域城市智能电网,该工程建设范围约12平方千米,打造了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基地。共青城区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4%,居民户均年停电时间缩短至48分钟。
服务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16年,共青城市供电公司成立,成为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供电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九江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为共青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提供了平台。在园区内,至今已有200余个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办电、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更快速地响应企业需求,更优质地服务地方发展,这给供电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设计供电方案时,设计单位专业水平不足,线路路径多绕行了0.4千米,负荷也不符合要求。供电公司上门服务,指出路径的问题,帮助选择适合自身的负荷容量和需量,并积极推介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为我们节省了费用。”汉能薄膜太阳能公司负责人谈起供电服务赞不绝口。
今年,共青城市供电公司启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该公司通过简化办电流程、优化供电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压缩办电时间。该公司为江西交通工程集团公司、江中食疗公司等10余家用电客户量身定制《电力客户优化用电建议书》,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客户用电的获得感。
1--10月份,共青城电网全社会用电量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2%,工业用电量1.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5%。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网站运营:kaiyun入口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曾经,江西共青城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滩涂,如今迅速崛起,成为江西改革先行创新区。与此同时,共青城电网发展日新月异,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化智能电网为共青城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经济发展,用电需求持续增长
上世纪70年代初,共青羽绒厂筹建时期,为解决用电问题,厂里自建架设了4台共计42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发电班负责管理、维护发电机组。1974年,随着共青羽绒厂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发电机组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建。共青城实行统一用电管理,共青羽绒厂发电班改组成立了共青电厂。
游木财是当年发电班的班员,近60岁的他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羽绒厂效益越来越好,用电量也在攀升。为满足发电机组检修时段的不间断供电,羽绒厂从德安县金湖乡周家湾老虎山接通了一条10千伏高压线路。”
“除了供应部分小企业和居民用电外,大部分电力都供应羽绒厂。当时,电网都是木电杆、散股导线,线路经不起风吹雨打,电力供应不稳定。”时任共青电厂外线班班员汪学文回忆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体制机制活了,羽绒厂“一飞冲天”。1979年,羽绒厂的产值占全垦殖场的75%以上。经济的稳步发展,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共青电厂发电机组持续增容也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
1986年,共青城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城中变电站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用电紧张。该站与九江电网联结,从此结束了共青城孤网运行的历史,成为共青城电网建设的里程碑工程。
1993年,220千伏共青变电站建成投运,成为连接南昌、九江电网的重要枢纽,也为江西省政府提速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体制改革,电网建设突飞猛进
进入21世纪,电力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祖国的大江南北。2002年,共青电力公司进行股份改制,共青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
共青供电公司投资2400万元,相继完成第一、二期农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惠及乡邻。电杆还在车上,很多村民就会自发帮忙抬杆。”第一次农网改造升级负责人王玉琪回忆说。
自“十一五”以来,共青电网建设突飞猛进。2010年,35千伏甘露变电站升压改造为110千伏,成为共青城首座110千伏变电站。该站是连接昌九主网的重要支点。此时,共青城的主变总容量达到6.45万千伏安。电压合格率从2000年底的90%左右提高到了2010年底的98.7%,10年时间提高了8.7个百分点。管理方式、供电能力、服务水平均上了一个新台阶。
伴随着共青城主网的不断优化,共青城农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
2010年至今,电网建设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为满足共青城经济社会发展,共青供电公司共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66亿元,涵盖了电网改造、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变电站建设等。
在双桥村村民潘春生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说起用电的改善,他体会很深:“过去晚上大家都用电时,连灯泡都亮不起来,更别说看电视了。现在,电价降低了,电压质量上升了,电可以放心用。”
2014年,共青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意味着共青电网正式跨入了智能化时代。作为全国首个县域城市智能电网,该工程建设范围约12平方千米,打造了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基地。共青城区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4%,居民户均年停电时间缩短至48分钟。
服务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16年,共青城市供电公司成立,成为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供电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九江共青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为共青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提供了平台。在园区内,至今已有200余个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办电、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更快速地响应企业需求,更优质地服务地方发展,这给供电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设计供电方案时,设计单位专业水平不足,线路路径多绕行了0.4千米,负荷也不符合要求。供电公司上门服务,指出路径的问题,帮助选择适合自身的负荷容量和需量,并积极推介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为我们节省了费用。”汉能薄膜太阳能公司负责人谈起供电服务赞不绝口。
今年,共青城市供电公司启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该公司通过简化办电流程、优化供电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压缩办电时间。该公司为江西交通工程集团公司、江中食疗公司等10余家用电客户量身定制《电力客户优化用电建议书》,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客户用电的获得感。
1--10月份,共青城电网全社会用电量3.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2%,工业用电量1.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