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 动态

三年狂飙,资本押注,储能独角兽谋求上市

每日财报 发布时间:2023-07-13 15:15:05

  狂飙与争议并存,海辰储能开启IPO,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应当只看到海辰储能融资较为猛烈,远期能落地的发展预期才是最为重要。

  自开年以来,储能市场的融资消息纷至沓来。前后包括亿兰科、中储国能等多家储能领域的初创公司完成了融资,同时不乏像大连融科、中能科技等深耕行业多年的公司再获投资。

  近日,储能电池厂商海辰储能也宣布完成超45亿元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国寿股权和金融街资本共同领投,多家新股东与老股东跟投。

  海辰储能称,本次融资由国寿股权和金融街资本共同领投,中银资产、金石投资等7家机构联合领投,首建投新能源、合肥产投等7家机构跟投。海辰储能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建、先进设备采购、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业务布局。

  此外,据证监会官网披露,海辰储能在6月29日与华泰联合证券签署的上市辅导协议已于7月3日获受理,正式开启对接资本市场的征程。

  从融资倾向上看,这家年轻的储能电池厂商,正以“行业黑马”的姿态驰骋。那么在行业逐渐膨胀的发展趋势中,其真实成色又是如何?对投资者而言,未来预期表现又有多少值得期待呢?

成长迅速:多机构背后站台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专业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3年多的时间内,海辰储能快速落地产能、产品迅速迭代、连续获得订单,快速成长为储能行业的大黑马。

  海辰储能虽成立不久,却成绩斐然。据悉,其首批产品于2021年量产,2022年电池出货量就已高达5GWh。在2022年电池出货量达2GWh及以上水平的储能电池企业中,海辰储能为2022年中国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第一、2022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第一。

  产能方面,今年4月份海辰储能迭代创新推出320Ah新一代电力储能专用电池。在项目建设端,海辰储能高效推进大基地规划建设,已实现重庆基地一期一阶段主体工程封顶;按照产能释放节奏,到2025年预计达成135GWh年产能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海辰储能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厦门的“全方位”支持。2022年10月,公司宣布完成超20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农银国际领投,建信资本联合领投,经纬创投、朝希资本、盛屯集团、峰和资本、金风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投资。

  两个月后,海辰储能又完成厦门锂电二期项目银团贷款签约,银团融资总额超25亿元。由农行作为牵头行、建行作为联合牵头行,以及中国银行、兴业、工行、交行、厦门国际银行、中信银行作为银团成员。

  今年2月28日,海辰储能与交通银行厦门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厦门交行将向海辰储能提供总额100亿元意向性综合融资支持,这已是2023年以来该公司拿到的第五份银行授信。

  此前,海辰储能还分别与建设银行厦门分行、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农业银行厦门分行、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签署相关协议,授信额度分别为120亿元、100亿元、80亿元、80亿元,短短两个月内斩获480亿银行授信,资金底气十足。

神秘董事长与“刷屏式”营销

  《每日财报》发现,海辰储能快速增长的背后,其“擅长文字游戏、高调营销”的尴尬点,也同样吸睛。

  作为一家储能领域企业,海辰储能的客户主要是来自发电侧和电网侧,工业属性浓郁。但其营销手段却颇为激进,一个备受关注的细节是——海辰储能的广告刷屏国内电梯媒体。除此之外,海辰储能还在各路行业、财经媒体,甚至央视上不吝投放广告。

  不禁疑问,一家工业属性的公司,为何要在C端如此大费周章?莫非与其准备上市有关?

  与此同时,海辰储能所标榜的“双第一”,现实意义也有待推敲。即2022年实现“国内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第一”“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第一”。

  毕竟,交付项目数量多,并不意味着海辰储能所实际交付的项目容量有多庞大。而由于海辰储能刚刚起步不久,2021年出货量表现欠佳,出货量增速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实际问题。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2022年储能锂电池企业总出货量排名TOP10榜单》显示,海辰储能当年出货量仅位列第七。由此,海辰储能如此造势的背后动机,耐人揣测。

  另外,除了厦门市政府的全方位的资源支持,海辰储能的宁德时代背景董事长,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海辰储能董事长、创始人吴祖钰是位80后,创业前是宁德时代的技术团队骨干。据相关数据,2012年7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吴祖钰在宁德时代共计申请了67项专利,涉及储能领域的集流体、极片及电池等领域,在海辰储能目前的专利目录中,吴祖钰也参与了其中一百多项。

  不过《每日财报》发现,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之间,似乎刻意保持着距离。对于前员工的“离职创业”的猜测,宁德时代曾在投资者交流平台回应,目前厦门海辰储能与公司在股权、技术、业务等各方面没有任何关系。

  而海辰储能也多次强调,公司只做储能电池而不做动力电池。似乎是绕开宁德时代的主力产品与价格带贴边而行。

  其实,自2021年起,宁德时代在厦门也布局了厦门新能安、厦门时代、时代电服、厦门时代研究院等一系列项目。这背后与海辰储能的相互呼应,恐怕不是简单地无任何联系。

 出海竞争或将加剧

  2023年至今,海辰储能已在产品发布、市场开拓、产能建设、生态构建等各个方面开启“加速度”。

  订单方面,海辰储能坚持全球化战略布局,聚焦品牌战略客户,签订、中标多个海内外订单。仅开年第一月,海辰储能签订、中标订单总容量已超20GWh,订单价值累计超百亿。

  海外市场上,海辰储能与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Powin正式达成框架采购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海辰储能将首批交付1.5GWh储能电池产品,同时推动未来3.5GWh储能电池规模采购计划。

  不过需要看到,国内储能领域企业在加快出海步伐的同时,或面临一定挑战。因为随着储能领域持续火热,全球新能源巨头也正加快布局海外储能市场,业内竞争定将加剧。

  以美国为例,其作为全球储能市场的重要一极,以大型储能为主,受到政策、市场、技术等因素驱动。在该市场中,已涌现出特斯拉、LG新能源、Fluence、SolarEdge、Enphase等强势参与者。

  其中,今年3月,LG新能源被曝出拟投资3万亿韩元,在美为ESS(储能系统)建设一座电池生产厂,用于生产LG新能源自主研发的软包磷酸铁锂电池,预计总产能为16.3千兆瓦时,计划于2026年起大规模量产。

  此外,海外的政策往往存在两面性,给储能带来巨大利益空间的同时,也可能存在一定限制,就比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

  在该法案中,除基本补贴外,还将表前与工商用储能项目以1MW作为分界,在1MW以上项目,若满足特定比例于美国制造,或是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法定之能源小区,则可再获得最高10%之额外补贴。由于满足条件不同,储能项目补贴范围差异非常大,少到6%,多达70%。

  由此,相关不确定性颇为巨大,又因为竞争者水平差异化,海辰储能的出海表现难以准确预估。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应当只看到海辰储能融资较为猛烈,远期能落地的发展预期才是最为重要。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